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抗震救灾:有序,才有力量

 

CCTV.com  2008年06月14日 10:2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解放日报  

  前一段时间的抗震救灾,赢得了“有力、有序、有效”的广泛好评。

  抗震救灾是漫长的过程,“有力、有序、有效”是长期的任务,容不得丝毫懈怠。良好的秩序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井然有序,才会有不竭的力量。

  关爱,不要变成打扰

  震灾发生以来,无数群众主动捐款、捐物、献血或做志愿者,人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内心也获得安宁与净化。目前需要提醒的是,当人们沉浸在一种利他主义的激情中时,千万不能有意无意地越俎代庖,忽视受灾群众的内心感受,使关爱变成打扰。

  曾有消息说,正在西安治疗的“敬礼娃娃”郎铮因为接连受到太多媒体采访和热心市民探望而出现了心理障碍,总是想到房子垮塌的情景,不愿离开母亲,不愿接触陌生人。而另有几位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伤者也因被不断打扰,得不到充分休息,不同程度出现了心理障碍。

  在网上,一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写给公众的一封信流传甚广。他在地震中失去多位亲人,被收养后他总是“被好心人包围着”,一次次问他“当时是怎么被救的?地震的场面是怎样的?爸爸、妈妈怎么死的?”他还不时被众多单位拉去作报告,“内心被一次次地伤害着”。

  看来,我们应当扪心自问:关爱,怎样才不会成为一种打扰?

  前不久,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中国心理学会等组织发起的一项倡议值得人们深思:“对生命的尊重、对心灵的呵护,永远比新闻记录更重要!”

  是时候讲一讲“灾害伦理”了。很多时候,沉默、踏实、有序的支援,远胜于喧嚣的一时热情。(宁 波)

  悲痛岂能拿来“哇塞”

  “哇塞,这次地震好厉害耶!”“天哪,这练习本的小主人还在不在?”……在大灾之后听到这样的话语,自然会被刺痛。日前,有主持人将抗震救灾称为“一场大戏”,还有的媒体记者事过数天后到灾区“漫步”,住宾馆、坐小车,找人聊几句,跑去兜一圈,就算“深入现场”了,看到一具遗体就“哇塞”不止,回去后又喋喋不休地向人描述如何如何“可怕”,心理如何如何“受伤”。也许他们本无恶意,但言行中流露出的轻率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一声“哇塞”听不出任何温情,而是充斥着旁观者的冷漠和看客的“假同情”,就像自视富裕者说“嗟,来食”,只能引起别人莫大的反感。这只能说明这种人的情调太“小资”,这种人的见识太浅薄。那些承受着失去亲人和家园的至悲至痛的人们,决不会欢迎这种“秀”意十足的“哇塞”。

  悲痛不能拿来“哇塞”!在无数被灾难摧毁的生灵面前,每个人都应心存对生命最起码的敬意。一个真正懂得悲悯的人,决不会把灾难当成遥远的“戏”。(张晓丽)

  表达爱心,不必非到现场

  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很多热心的人们放下自己的工作,赶至现场。毫无疑问,这种感同身受、以抗灾为己任的共赴国难的热情,感人至深。

  到现场当然是一种爱心的体现,但是,坚守我们各自的本职岗位,认真地对待和做好手头工作,同样是对灾区的一种支援,也是“众志成城”的一种证明。

  有些大学生得知地震消息后,立即私下组成联盟,冒着余震赶往四川。他们的心意是好的,责任感是强的,但是他们的匆忙到来可能并不能真正帮助灾区人民。相反,他们可能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学业,使家长担心,还会增添灾区的资源负担。而一些公司职员为去灾区当志愿者而擅离职守,某种程度上是给正常的工作秩序添乱。

  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其破坏的不仅是灾区一隅,也扰乱了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基本生产生活生存秩序。这就意味着,地震的发生不仅是对我们具体直接救灾能力的考验,实际上也是对整个社会秩序自我维护、修复能力的一种考验。显然,这样一种考验并不是抽象、笼统、遥远的,它肩负在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身上,彰显在我们敢于和善于直面灾难、从容坚守本职并努力捍卫社会秩序的镇定、勇气和信心中。(王 琦)

  明星蜂拥至灾区,有必要吗 

  演艺界明星心系灾区,竭其所能,动用自己强大的号召力,凝聚人心,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着实出力良多。我们欣慰地看见,那些原本只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公众人物,此刻抹去浓妆,不辞辛苦,怀揣着一颗平凡而诚挚的心,为痛失亲人、身心俱伤的受灾群众送去慰问,种种善举感人肺腑。

  可是,明星毕竟是带着光环的群体,他们奉献爱心的行为常常因为不可避免的“星光效应”而走味。有些明星到灾区向灾民“问好”时,助理、化妆师、摄像,一群人紧随其后,这般兴师动众无疑会给灾区脆弱的物质条件再添负担。明星们真有必要蜂拥至灾区,以这样的方式救灾吗?

  更需要留意的是一些明星参与的心理重建工作。即使他们有良好的动机,但他们的介入显然有两个“硬伤”: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无法长久胜任“一对一”辅导的要求。因此,明星蜂拥至灾区,并不值得鼓励。(曹柳莺)

  不能只讲“意图伦理”  

  前两天,一位记者在报上说:“在越来越多的人想方设法赶往灾区时,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见面’仅3天的黑水。”为什么?“我想为灾区帮忙,却需要更多的人为我而忙碌。”“我不得不为我耽误了灾区领导和受灾群众的时间、占用了县里的救灾资源而深感自责。只有离开,才能终止这种耽误。”

  这是自从地震发生以来我看到的最真诚的记者反省。这名记者对因为采访而带来的骚扰歉疚不安,这种歉疚始于职业道德的考量,终于职业伦理的反思,进而上升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心拷问。

  我欣赏这种拷问、这种反省。这是主动摆脱“意图伦理”的一次可贵努力。长期以来,我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认识上的惯性,只要相信动机是美好的,意图是正确的,目标是正义的,无论程序和结果怎么滥施,这种意图支配的行为都能被容忍。在“意图伦理”驱使下,粗暴往往战胜理性,功利每每成为旗帜,风气所及,习焉不察,而沉默的大多数也在这种风气驱使下,更加噤声。

  其实,这样的反省不仅属于抗震救灾中的前线记者,也应当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胡印斌)

  受灾群众的伤口,不是“拉链包”

  对此次地震灾难,大众传媒用真实的力量在第一时间撼动了人们的心灵。许许多多的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的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走进灾区,有的在艰难险阻中与受灾群众共渡难关,他们用镜头和文字使得灾难和悲痛与遥远的人们零距离。这些真实、广泛、深入的即时报道,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撼。这种震撼让我们都迫切地感到“必须为受灾群众做些什么”。现在,看来还应引导大家去进一步理性地思考“究竟应该怎么做”。

  灾难毕竟是与痛苦、悲哀相联系的,没有不断向他人“回忆”的必要。而在有些活动的现场,我们时常看到有受灾群众被要求回忆地震当时的情形,一遍遍回忆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们的伤口尚未结痂,就像“拉链包”一样被硬生生地频频拉开。

  有些电视节目不了解将个体的负面体验置于公共领域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也不懂得“同情心”和“同理心”之间的区别。他们力求在观众和讲述者之间架起“情感上的共鸣”,但却遗忘了一点:此刻,受灾者有保护伤口的权利。而面对受灾群众,特别是失去亲人的幸存者,我们却有恪守理性的义务,言行举止要考虑到对他们可能产生的影响。千万不能把人家的伤口用来作为煽情的一个道具。(曹维斯)

  竞拍抗震影片,莫成负担

  近期,先后有十余个影视摄制组进驻四川灾区。中国电影人正以他们的方式和努力,来纪念和告慰受难同胞。这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急迫的使命感。然而随着竞拍渐热,这会否成为一种负担呢?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首先,拍摄一部电影包含诸多环节,不仅体现在极为复杂的拍摄过程中,比如怎样选景搭台,而且需要众多人员的相互合作。如果前期小规模拍摄还尚有机动性优势的话,那么进入攻坚期后,受阻的交通、增多的人手以及有限的资源等问题都可能凸显。目前,当地生活秩序正处于恢复和重建中,众多摄制组的进入,难免造成一定的干扰。

  其次,就电影本身而言,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叙事、情感和象征性三大方面。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在这些方面都有充分的酝酿。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如何整体把握、放远眼光、审慎对待,以确保艺术价值,是值得影片制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在特定情形下,还应阻止那些或许受商业投机驱使的拍摄,以免造成对财产资源的浪费。

  最后,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那些受灾地区的群众,他们本就在身体和精神上承受着重压,如果在短期内不断遭受来自抗震电影拍摄和放映的一波接一波冲击,很可能形成心理上的永久负担。(艾)

  拿哀伤当商业噱头更无耻

  当众人齐心救灾时,却有人发起了赈灾的不义之财。

  有人利用移动公司为灾区手机用户免费升值的服务,携大量手机卡乘飞机赶往灾区,借机获得巨额免费话费;有人利用灾区当前生活用品奇缺、日常生活用品买卖混乱,到灾区偷偷倒卖;更有甚者,为即将开张的火锅店取名“512震宗锅”,明目张胆地把全国人民的哀伤和灾区人民的痛苦拿来作为商业噱头,实在令人发指。

  商贾之道固然求利,但同时更有道义存焉。如今,正值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之际,正当我们遭受灾难的同胞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而悲伤并拭干眼泪毅然前行之时,以大地震为卖点,进行商业炒作,正如“范跑跑”丢下学生先逃命,不以为耻反以自由言论炫耀于人一样,恰恰照见了少数人心灵中的卑污,无疑会激起社会舆论的一致批评。有报道称,上述火锅店当即遭当地工商部门查禁,不啻是咎由自取。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极少数无良的人利欲熏心、胆大妄为,其遭到社会的强烈谴责,由此触犯法律者受到法律的惩罚,也是社会公理的一种昭示。(周宁)

  最值得致敬的,是默默无闻

  在抗震救灾的捐款捐物名录中,“无名”、“爱心”、“一家人”,这样的名字总是最让人心存温暖。

  捧来毛票和硬币的小学生、千辛万苦凑出100多元的乞丐、靠背煤度日却捐出万元的老农,人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却每每感动。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的老师、背着妹妹求生的少年、怀抱婴儿喂水的战士、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坚守在救灾第一线的村干部,还有太多医护人员、志愿者,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却每每感动。

  在大灾面前,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付出,更令人敬佩。比如,不少广为流传的感人诗篇作者的署名是“佚名”,这样的署名也许比感人的诗篇更感人。他们中也不乏公共资源掌握者,但他们没有署名、露脸,事后在广为传诵的真实情况下,也没有去炒作自己的诗篇如何如何,一切听其自然,一切默默无闻。他们的境界,堪称大爱无私,大爱无痕。

  大爱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真正的大爱,是无私的,是无声的,是深沉而不是浮躁的,是宁静而不是喧嚣的,是拒绝功利而不是自吹的。(缪 清)

  无序出书也是种浪费

  汶川大地震后,出版界积极行动,适时推出了大量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书籍。据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截至5月底的不完全统计,已有40余家出版社出版了90余种抗震救灾的图书,总计670万册。这些图书内容大致集中在纪实报道、相关政策和指南、地图、灾后心理辅导、健康知识、地震医疗、防疫及灾后防病常识、地震常识、地质地震理论专著以及重建家园等方面。与此同时,很多出版社也陆续推出了抗震救灾诗集,目前仅笔者所看到的该类诗集就有五六本之多。

  毫无疑问,这些书籍及时传递了抗震救灾的知识和振奋人心的文字。当这些书籍被迅速送往灾区群众手中时,他们能够从中获取信息,驱赶恐慌。

  但是,一哄而上的出版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复使用及浪费。以防疫及灾后防病常识的书籍为例,在统计的90余种抗震救灾的图书中,仅这一类书籍就有26种之多,而每本书所涉及的常识性知识大同小异。抗震救灾诗集的出版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几首比较著名的抗震诗歌在不同出版社的诗集中都能被读到。甚至有些出版社非要为自己的抗震救灾书籍冠以“第一本”的字样,或大费口舌争抢“第一”之名。

  大难当前无功利。一切的哗众取宠、争名夺利的无序之举,都是浪费。(何 林)

  各类庆功大会,请缓行

  当前,一些救灾队伍陆续从前线撤回,有些地方开始办起了庆功大会。

  毫无疑问,在抗震救灾中立功的人需要表彰,为灾区、受灾群众捐款、献血的人值得感谢和赞扬,但如今灾区群众依然在困难之中,我们尚未到庆功之时。

  一位在救灾现场英勇救出数名埋在废墟下孩子的救援人员说,地震带来那么多生命的失去、肢体的伤害、家庭的破碎、心灵的创伤,他记得的永远是那几个没来得及救出的孩子,对他来说,永远都没有成功可言。面对那么多失去生命的遇难者或失去亲人的悲伤者,我们无法有庆功的喜悦。

  当然,当灾区人民的生活重上正轨时,对那些真正的抗震救灾英雄,理应加以表彰,以发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和可贵精神,进一步凝聚人心,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前行的力量。但我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庆功,总结经验教训也必不可少。“防范胜于救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张际臣)

  情感表达越文明,就越有力量

  对于那些在抗震救灾中的爱心善举,谁都会在内心充满着感怀和感恩。

  爱之深、悲之切的情感,的确需要表达,但表达方式可以是激情澎湃的,也可以是静静流露的。如果仅仅以表达方式的激烈程度去衡量情感的深浅,就会任由情绪发泄,造成行为失控,带来某种无序和混乱,甚至可能走向善良愿望的反面。我们需要激情澎湃,但又不能仅限于激情澎湃,而必须把哀伤和悲痛以及爱国情感化作实际行动,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奔赴灾区直接参与抗灾抢险,是一种表达;捐款捐物或献血,是一种表达;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一种表达;牢记公民责任,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不给社会添乱,也是一种表达。在情感表达上,越文明、越理性、越有序,就越有力量。

  很多时候,民众认为捐款捐物或者亲赴灾区,才是爱心的表现,事实上,静静地关注,是爱,也是慈善。(裘德)

责编:王燕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