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歌剧《杨贵妃》唱红京城

 

CCTV.com  2008年08月17日 21:3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8月5日讯 作为“相约北京——2008”文化演出活动推出的重点剧目,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和天津歌舞剧院联合排演的大型歌剧《杨贵妃》连日来亮相北京世纪剧院。据北京媒体报道,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受到观众热烈欢迎。面对火爆的场面,该剧编剧——原西安易俗社社长、著名剧作家冀福记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提出了新问题:“我们陕西人写的作品,讲述的又是发生在陕西的故事,却没有成为陕西的一张文化名片,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陕西不缺艺术素材和艺术人才

  “给世界一个震撼的传奇,还贵妃一个浪漫的真实!”这是对歌剧《杨贵妃》的最好的概括。该剧首演于2004年,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和日本东京乐团联合演出,之后赴日演出也反响强烈。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京津两地的艺术家们今年重新排演了歌剧《杨贵妃》,日籍演员深见东洲、日籍华人富永程波等艺术家加盟,开创了国家级艺术院团与外籍艺术家联手打造歌剧精品的先例。

  冀福记说,歌剧《杨贵妃》赴日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曾有日本观众非常动情地对他说:“感谢你们陕西,不仅因为杨贵妃的故事发生在陕西,更因为陕西人创作了这样一部作品。”冀福记说:“由此说明,黄土地上也可以提炼出能够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叫得响的艺术品。陕西的历史文化相当厚重,人才众多,完全有能力打造与世界接轨的艺术作品。陕西也有舞台艺术的佳作,如《仿唐乐舞》、歌剧《张骞》等,可总的来说数量不多,关键是主创人员对陕西历史文化挖掘不够,思想不够开放。”

  当有外国媒体评论歌剧《杨贵妃》震撼了世界后,冀福记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杨贵妃》为什么能够成功?“我想原因在于这部歌剧在揭示人物命运的同时,张扬了人物的精神和思想,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国内外一流艺术家联合打造、规范的市场运作和必要的宣传包装也是重要原因。这一点值得我们陕西同行学习。”

  打造陕西自己的文化名片

  当冀福记在思考如何通过歌剧等艺术形式让陕西的历史文化走向大众,乃至走向世界时,我省作曲家韩兰魁也在思考如何用交响音诗为丝绸之路申遗贡献一份力量。他以古丝绸之路为背景创作的交响音诗《丝路断想》,用音乐为听众营造出一幅苍凉、雄奇、唯美的画面。这部作品自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之后,已在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地奏响,成为展现丝绸之路独特魅力的一部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韩兰魁认为,在弘扬陕西历史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上,陕西的音乐家不能缺位。

  自本报推出“让陕西历史文化走向大众”系列报道后,有读者曾致电表示:“不仅可以通过登上《百家讲坛》等方式,也可以通过歌剧、舞剧、交响乐乃至影视剧等形式,让大众进一步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歌剧《杨贵妃》做到了,交响音诗《丝路断想》也做到了,还有大唐芙蓉园内常演不衰的《梦回大唐》,华清池内真山真水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然而,诚如冀福记所说,陕西现在还缺少一张货真价实的文化名片,如何以本土艺术形式打造陕西的文化名片,值得人们深思。

责编:吴宇卓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