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娱乐频道 > 音乐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施鸿鄂歌声永留人间 中唱计划推出纪念专辑(图)

 

CCTV.com  2008年03月18日 00:03  来源:南方日报  

施鸿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美声唱法的领军人物。

  本报讯 (记者/郭珊)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原上海歌剧院院长施鸿鄂因心源性心脏病突发,11日在上海逝世,终年73岁。施鸿鄂曾在1999年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之后身体健康状况一直很稳定,直到去世前一周因感冒入院治疗,他还一直保持着每日练声的习惯。施鸿鄂遗体告别仪式昨日下午在龙华殡仪馆举行。

  施鸿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美声唱法的领军人物,他演唱的《松花江上》、《踏着夕阳归去》等歌曲许多人记忆犹新,而他和妻子朱逢博演唱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也给人留下难忘回忆。由于事前一点准备都没有,丈夫离世的噩耗对朱逢博打击非常大。

  据了解,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已计划推出施鸿鄂纪念专辑,让他的歌声永留人间。

  一曲《松花江上》闻者泪下

  施鸿鄂在保加利亚深造期间,老师是斯卡拉歌剧院的声乐指导波伦巴洛夫,因此他一直保持着正宗的意大利唱法,曾被誉为“中国的帕瓦罗蒂”。他的美声唱法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歌坛。他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妈妈》、《玛来卡来》、《负心人》、《玛利亚玛利》以及日本民歌《拉网小调》都曾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施鸿鄂不仅能用多国语言演唱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曲,他也能很好地演绎我国优秀的民族歌曲。1981年,施鸿鄂与妻子朱逢博举行音乐会,他演唱的《松花江上》使观众无不为之泪下。一些听众评价,从他的歌声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声音深处呜咽般的激情”。施鸿鄂演唱代表曲目还有《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河流》、《我为伟大的祖国战岗》、《生命的星》、《在那遥远的地方》、《踏着夕阳归去》等。

  每天都骑自行车上下班

  上世纪80年代,施鸿鄂担任上海歌剧院院长,他热心扶植本土歌剧新人,如今上海歌剧院“挑大梁”的演员魏松、连龙海、王丽琴、杨清、董明霞等当初都是在他的提携下成长起来的。

  2006年上海歌剧院举行50周年院庆演出,3代主要演员首次同台献演。施鸿鄂与饶余鉴、周洁等艺术家演绎了歌剧《江姐》、《楚霸王》、《蝴蝶夫人》以及舞剧《奔月》、《凤鸣岐山》等片段。

  上海歌剧院副院长赵志明还透露,施鸿鄂的人品在单位里有口皆碑,人们从未见过他使用公车上下班,他每天都骑自行车,从不在待遇上提任何要求。相反,对于歌剧事业他却十分慷慨,曾自费购买一大批歌剧乐谱送到歌剧院,并谢绝了院方报销费用的好意。

  “二重唱”音乐伴侣传佳话

  施鸿鄂与他的妻子、著名女高音朱逢博逾40年的爱情婚姻是中国乐坛佳话。施鸿鄂培养并造就的唯一一位女学生就是朱逢博。朱逢博原本在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建筑专业,1960年她学完5年专业课提前毕业,调至上海歌剧院,并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先后师从施鸿鄂、吴少伟、鞠秀芳等。她1960年至1965年在上海歌剧院工作,主演过《红珊瑚》、《刘三姐》等多部歌剧。

  施鸿鄂与朱逢博在上海歌剧院相识相爱,1967年结为夫妇。这对乐坛伉俪共同演唱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歌曲,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太平洋影音公司曾为他录制过两个专辑;一个是以意大利歌曲为主的独唱专辑;另一个是他与朱逢博的二重唱歌曲专辑。

  施鸿鄂的歌剧人生

  施鸿鄂生于1934年,16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于1956年赴保加利亚深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索非亚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歌剧专业。1962年他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比赛中获得金奖,受到国际歌剧界瞩目,被誉为“有着黄金般的歌喉”。

  施鸿鄂1962年回国后,一直在上海歌剧院担任主要演员,多次被邀请到日本、德国、奥地利、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演出。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施鸿鄂让源于西方的歌剧在中国逐渐为观众所熟悉并喜爱,他曾先后在《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茶花女》、《卡门》等歌剧中担任主角。1990年,年届六旬的施鸿鄂还登上舞台,演绎普契尼《图兰朵》中的“卡拉夫王子”。

责编:王燕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