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旅行风向标         



会泽古韵


  会泽之于清初,犹深圳之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这并非溢美。明清两朝,会泽经济空前兴盛,其铜冶业在乾嘉时期最高年产量达一千万斤以上,其中仅每年运往京城的铜,额定量就在六百万斤左右,占全省京运铜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产之铜,水陆并发,经昭通过宜宾进入长江,到南京后从仪征转京杭运河运达天津,最后进入北京,形成了南疆所产之铜万里转运的宏伟景观。会泽也因铜的冶炼、鼓铸、聚散、启运而被冠以“万里京运第一城”的美誉。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陕西、四川、贵州等省以及湖南的保庆府、江西的临江府、陕西的吉安府等都在会泽设立会馆,至今仍有迹可循。铜业繁荣的会泽终至“商贾云集,八方幅辏,俨然一都市”,引得文人墨客吟出了“请登绛云三千尺,俯看名城十万家”的豪迈诗句。

  时光荏苒,远年的辉煌在世易时移中渐变为方志上几页令人唏嘘的文字,盛极一时的会泽终于沉寂为磅礴乌蒙中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县城,四野炉烟早已消散,曾蜂涌而至的八方铜商走了,千里京运的栈道已废弃多年。人事沧桑,自然永恒。大海梁子的疾风掠过,飞雪迷漫,依然是滇北群山的万年冬景;一年一度飞临长海的黑颈鹤仍在皑皑白雪中扇动着寂寞的翅羽;岁岁年年,金钟山的暮鼓晨钟沉郁而悠长,仿佛极盛年代的遥远回声。

  头一天从昆明出来还是阳光灿烂,第二天一大早,却下起了绵绵细雨,推窗望去,古城在斜风细雨中宛如一幅湿漉漉的古画,让人凭空生出几分凭吊的凄楚,蓦然忆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江南景致。

  说到江南,虽则是在滇东北的群山之间,其实,就空间而论,那户户垂杨,青砖碧瓦的宜人情态并不遥远。几百年前,眼前这烟雨迷朦的所在正是一座人烟阜盛、街巷通达的市井城邑。史载,清雍正九年,东川知府崔乃镛历时一年建成现今遗留的会泽古城的最初形貌——会泽石城,为其后乾嘉两朝会泽铜商文化的发育与兴旺作了形制上的归置与铺排。现今古城仍能寻摸到当年商贾络绎的痕迹——古城以东、西、南、北四门对应的中轴线为经纬,建成“十”字形的主要街道,称东西内街、外街,南北内街、外街。在“十”字形的主街上再连接次要街巷,形成棋盘式的道路格局。据县志记载,以十字街为中心的东西直街和南北直街是当年会泽城主要的商业区,街两旁现今仍保存完好、错落有致的青瓦屋面及猫弓墙,古式的雕花门窗及店门前的栏柜,加之青石铺地的街面,为防火而设置的盛水石缸,以及今人竖起的仿古街灯,无不折射出当年铜商文化极盛时期的繁荣景象。

  那时节,街两旁店铺林立,粮行、油行、糖行、轿行、花生行、丝绸铺、银器铺、马鞍铺、铃铛铺、典当铺以及方志上有名的铜商义泰号、隆顺号、隆泰号,何等的繁华;再加之磨刀补锅、写信刻章、配钥修锁的游走小贩,何等的闹热;更兼那古树掩映中深宅大院里的家族故事,江西会馆里大戏台上夜夜丝竹管弦、轻歌曼舞,高原会泽,论风韵、讲情致,恐怕也不输于当时春风十里的烟花淮扬了。

  我们漫步在初冬的细雨寒风之中,一座座土漆驳落的古建筑如看惯风云的哲人,无言兀立,属于它们的岁月渐行渐远,与之亲密接触的那一代代长袍宽袖的先民早已退隐入史。在不远处日夜生长的会泽新城的映衬下,这些曾荫护了一段辉煌几代荣光的古迹终究因人气的散失而落寞如秋风中的几蓬衰草了。

  春荣秋谢是自然的法则,也通用于沧桑人世。时代的洪流滚滚滔滔而去,再是恢宏的文化,也不免升沉兴亡。真正生生不息的,是古民居里终于留存下来的至今仍变化不大的平实而熨贴的生活方式。

  遥想当年,十万之众的淘金大军进驻会泽,有的一住就是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商务繁忙,岁月倥偬,虽有同乡会聚聊慰乡情,乃至梨园笙歌排解寂寞,但故土归计、莼鲈之思作为一种基本的、宗教性的羁旅情绪难保不会在孤灯长夜浮上离人的心头;虽则商人重利轻离别,虽则庸常的忙碌中很容易淡忘安定、清静、归隐之类的人生命题,但地域和文化上的陌生难保不会如这初冬轻寒般丝缕来袭。逛过会泽古民居之后才明白,这隐隐的疑虑恰应了那句替古人担忧的老话——二进院、三进院、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各种形态、体制的民居无不透出股子亲昵不过的人居气息,人伦亲情在精巧的构架和宜人的空间幅度里得到了曲尽人意的铺排。作为一种将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再是去国离乡,在这些苔痕深深、古井幽幽的院落里,都能得到最贴切的收伏和最彻底的安定。

  如果说辗转千里而来的移民们白日里在街巷、厂店、会馆之间往来奔走,怀揣的是一个个致富求财的淘金大梦,那么,在木门吱呀、窗棂映月的夜晚,他们一定会自适于如此舒坦、滋润的人生后院。

  几百年的风烟掠过,昔日铜商文化盛景虽逝,毕竟留下一缕脉脉的江南情韵。今日会泽古民居里的日常岁月仍在绵绵不绝地延续着,深宅大院里的后人们或许难以企及祖上的堂皇,但在钢筋水泥逐渐成为“现代化”之要义的今天,一家人能在一座百年老院里就着清凉的井水淘米洗菜,于鸡鸣狗吠之间悠闲地过日子,依然令人眼馋得紧。在格调、品味之类的时髦词儿逐渐使现代人成为优雅生活方式的奴隶的今天,他们诗意的栖居有益人性并充满世俗之乐。

  在会泽的微雨中,为肃立如仪的会馆楼台发一声苍老的叹息后,如果可能,我愿意在古柏森森的庭院里用一餐最家常的晚饭,再选一间临街的厢房——太师椅、雕花床,纵然是陈年旧影,毕竟百代光阴可作蝶舞一场,不去管它了,夜桂溢香,清月无憾,且让我好梦度嘉乾。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