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触摸三峡最后的容颜
大型纪录片《守望三峡》摄制完毕,全片共15集,每集30分钟,计450分钟。计划2003年6月30日播出。
公元2003年6月1日,我们将目睹一个千万年从未有过的巨大变迁。长江三峡大坝将在15天内蓄水到135米。从这一天开始,长江三峡大坝以西400公里以内、海拔135米以下的数千城镇将消失在水面以下,近百万人口迁移。大自然四千万年造化所成的长江三峡景观,将在瞬间被人的力量改变。
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组成5个摄制组,于2003年3月-4月再次深入三峡腹地,深情记录三峡蓄水前最后的容颜。
总编导阐述:(肖同庆)
我们只有一个三峡
三峡影像志
另一种注视
一 我们只有一个三峡
据地质学家考证,长江三峡的形成经历了四千万年漫长的岁月。
地球只有一个三峡。
公元2003年6月1日,在这里我们将目睹一个千万年从未有过的巨大变迁。长江三峡大坝将在15天内蓄水到135米。从这一天开始,长江三峡大坝以西400公里以内、海拔135米以下的数千城镇将消失在水面以下,近百万人口迁移。大自然四千万年造化所成的长江三峡景观,将在瞬间被人的力量改变。
人们用“沧海桑田”四个字形容山河的巨变。而要体会这四个字的份量至少要经历几千万年。
半个世纪前,喜欢写诗的政治家用豪迈的诗句描绘了一个宏伟的梦想:“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许多人对毛泽东的这句诗耳熟能详。公元2003年6月1日,我们将见证这个梦想的实现。三峡,长江最奇峻、壮丽的腰身,也是长江最有性格的部分。它雄奇诡异、惊险莫测、激越飘荡。从这一天开始,这个充满险滩、恶水、沉船、死亡与抗争的地方,一切由险峻雄奇而来的故事都将嘎然而止。他的白浪滔天、它的剑气如虹,都将化为天水相接,烟波浩渺的一汪平静。
从一百年前三峡大坝的设想第一次被孙中山写进《建国方略》,到50年前,喜欢畅游长江的毛泽东再次提出了这个宏伟构想。此后,争论一直持续了40年。
人们以中国特有的方式描述了三峡工程的历史:“一代绘蓝图,二代定决策,三代筑大坝”。这个凝聚了中国几代人心血的浩大工程已经展露出它的雄姿。
按计划,三峡大坝最终完成将经历17年。对于四千万年而言,这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人类创造文明以来,对自然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绝无仅有的巨大改变。下面这组数据被世界誉为人类的奇迹:
三峡水库总面积一千零八十四平方公里,淹没陆地面积六百三十二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二十一个县市,淹没耕地二十五万七千四百万亩,淹没两个城市、十一个县城,一千七百一十一个村庄。库区受淹没影响人口共计八十四万六千二百人,淹没房屋总面积,三千四百七十九万四千七百平方米。一百七十五米正常蓄水位高程,三百九十三亿立方米总库容的巨大水体,将改变三峡业已存在了千百万年的自然形态。
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意味着怎样的改变。天若有情天亦老,永远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地的容颜,那些长江岸边沿袭数千年的社会生活形态,那些薪火相传数万年的文明血脉,那些祖祖辈辈生死于斯的长江人家,都将成为永久的记忆。
我们只有一个三峡!
10年了,我们曾用磁带和胶片记录了着一个梦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
10年后,我们再赴三峡,用心灵触摸长江岸边生生不息的依恋。用影像见证即将发生的山川巨变,沧海桑田。
二 三峡影像志”
20年前,一部系列片《话说长江》曾创下中国电视收视记录。如今,这部系列片的影像已经斑驳不堪。人们已经忘却那里面的三峡是如何壮美,只有脍炙人口的主题歌《长江之歌》还广为流传。
10年前,一部名为《大三峡》的纪录片第一次对三峡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集体是著名纪录片《望长城》的班底,总编导是魏斌。我们称这部系列片为《大三峡92版》。这部纪录片共12集,每集50分钟。分上下篇,上篇为三峡工程,下篇为走三峡。上篇主要围绕三峡工程的历史渊源、长江水运水患、水利工程的科学之谜展开叙述;下篇以走三峡的方式,讲述三峡的人文风貌和文明历史。纪录片沿用了《望长城》探索出的记录方式,对三峡进行了详尽的揭示。摄制组出访多国,比较世界几个大的水利工程,用当时比较先进的三维动画对三峡工程的结构功用和面貌进行了通俗形象的描述。在下篇,摄制组特地制作了一个大木排,沿江漂流,沿途探秘,并不惜代价再现了建造古栈道的艰难过程,今天看来,许多场景仍然惊心动魄。系列片中的一集《姊妹溪》荣获国际纪录片大奖。
1997年,为迎接大江截流,魏斌领导的纪录片室再次承担了制作系列片《大三峡》的任务。张金鹏担任总编导。该片共分8集,每集50分钟。我们称为《大三峡97版》。该片主要围绕三峡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展开叙述,具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气势宏大。摄制组动用航拍等高难度手法,展现了工程大江截流前的雄姿。
1998年,以张金鹏为主的摄制组编辑了《大三峡98版》,共分五集,叙述对象仍然是三峡工程。其后,中央电视台每年拨专款分别用录像和胶片跟踪拍摄三峡工程。承担任务的仍然是社教中心的纪录片室(后升格为纪录片部,即今天文化专题部前身),另外,在1997年和2002年大江两次截流之际,中央电视台都进行了长时间连续直播。
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赴三峡拍摄了规模较大的系列片《永远的三峡》,本片以主持人串场,沿江拍摄三峡的历史人文地理,结合专家访谈,艺术形式灵活,沿用了凤凰惯用的以媒体事件为主的《千禧之旅》《欧洲之旅》和《逝去的家园》的手法,表现上虽然全面但稍嫌深度不够。
除此之外,重庆电视台和湖北电视台一直有栏目对库区和工程进行跟踪拍摄,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其中,湖北电视台与三峡总公司合作的关于工程建设史的系列片,重庆电视台关于移民的系列节目对三峡的抢救式拍摄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境外电视台,如美国、日本、英国等电视媒体都对三峡进行过大规模的拍摄,甚至出巨资买断某些场景的独家拍摄权。说不尽的三峡吸引了全球纪录片工作者的目光。至于摄影记者、平面媒体更是几度云集,《南方周末》组织大型连续报道《三峡,无法告别》,《书城》记者在库区奔波三个月,《南风窗》记者持续关注。
在重庆,我遇到重庆电视台的编导欧学光,一晚上我们都在谈论三峡,他主持的栏目《三峡大移民》一直在跟踪拍摄库区移民状况。学光兄激情饱满,极富献身精神,他有五年的春节是在移民家中渡过的。在他的言说中,三峡大移民堪称一部壮丽的史诗。他曾四处游说希望建立三峡影像资料库,可惜应者寥寥。在看过一些他栏目播出的节目后,我有些悲凉。我想他的摄制组精神可嘉,但条件有限。历史固然珍贵,但历史,特别是影像史怎样写至关重要。对于10年之久的世所罕见的大移民,最该记录的是什么?摄像机的镜头该对准什么?编导的立场又是什么?怎样的影像历史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这是我在组织拍摄系列片《守望三峡》时思考最多的问题。
在三峡,我们还遇到了一些自由制片人,他们拿着摄像机,一直在库区拍摄。其中,湖北电视台的一个摄制组一直在拍摄巴东一位老船工的生活。他们也在记录历史,他们同时也在创作艺术。我想关于历史的记录他们同样在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历史的主体是谁?
还有纪录片的叙述问题,我知道前几部《大三峡》都沿用的是“宏大叙事模式”,大气磅礴,气势宏伟。而我私意却更喜欢六集《走三峡》,结构精巧,线索明晰,纪实场景动人。当然,三峡千姿百态,各种形式的言说都有存在的必要,我想说的是,文章千古事,容不得半点矫饰和敷衍,否则,我们即使记录了历史,也会成为历史垃圾,就像我们身边的长江,泥沙俱下,浩然东去,浪淘尽多少世事沧桑,岁月江山。
三 另一种注视
事实上,在最初的策划案中,我仍然被宏大叙事所诱惑,我曾设想将总片名定为《见证三峡》,共分四部,每部四集:第一部,岁月江山,讲三峡文明流传。第二部,世纪工程,讲三峡工程的建设史;第三部:故乡两岸,讲三峡人文;第四部:逝者如斯,讲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等我们从三峡踩点归来,竞厌倦了这种结构工整的布局和考量,决定将镜头对准三峡平凡的人们,对准他们平凡的生活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平凡的土地。拍摄完毕,我们将整个系列片的名字改为《守望三峡》,在我看来,只有“守望”二字才能准确描述那些长江两岸正在顽强生存的人们。
我无法释怀的是:在宏伟工程的背后,在悠久文明的近前,每天都发生着微小但不容回避的故事,它们足以感动后人,彪炳史册。我举个例子:在三峡库区,有5万座坟墓正往高处迁移。--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也为了“不让祖先泡在水里”。它肯定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迁坟活动。它虽只是一项伟大工程的很小部分,却深深牵动着百万移民对于祖先、土地与历史的感情。
对我们来说,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沧桑巨变,也不可能实录所有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的镜头记录下那些打动我们的每一个故事和细节吧。
江水难得有清澈的时候了,江面上船只穿梭来去,人们依然在长江岸边挥汗如雨地劳作,这样的日子已不知过了多少年。随长江的曲折而弯曲着长长的石板路,繁衍着世世代代的繁华。它们样子现在看来陈旧而衰老、灰暗而潮湿,但长江的潮来潮往给了它无尽的新鲜和活力。黄桷树长在城墙的墙体上,躯干从石缝中冒出来,根暴露在墙外面,粗大的根虬盘着、扭曲着,像瀑布一样向四面八方散去。
这是我们看到的三峡。
大昌古镇的老人门迁走了,又回来了,他们依然守着自己的小摊点辛苦度日,老人说他要埋在这里,背后的山上是他祖祖辈辈的坟墓。奉节老城已成一片瓦砾,废墟上,一群民工在搭蓬掏砖,在江水漫上来之前,这是他们的唯一生计。在巴东,一位91岁的老船工在造自己最后一艘帆船,在江上漂流了一辈子的老人,离不开船。
这是我们镜头里的三峡人。
还有凄美的皮影戏腔,还有悲壮的川江号子,还有悠扬的二胡曲调,当然还有三峡人执著的诉说。
这是我们听到的三峡声音。
和波澜壮阔的三峡工程相比,这只是一个个平凡三峡人走的一小段平凡的路,但这段路,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充满最复杂感情的一段路程。
三峡沿岸从1994年12月14起就机器隆隆,长江三峡工程-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日夜不停地施工建设。人们还不能准确知道即将形成的巨大水库将会怎样改变未来的生活,但对于许多平凡的中国人来说,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永远值得珍惜的:那就是数千年直至今天,他们以及他们的祖先曾有过的挣扎与奋斗,曾有过的感情与记忆,曾有过的痛苦与欢乐。可以肯定,正因为存在这一切,正因为不能忘怀这一切,正因为感恩于这一切,这里的青山绿水,以及其间的那座大坝,才被活着的人们,赋予了希望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