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纪录档案     创作手记     栏目动态     小乔随笔     栏目全家福     纪录全接触         



真实成就纪录片


  --写在纪录片集《时间的重量》播出之际

  ·肖同庆

  
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默默地永生,

  默默地死去。

  --北岛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


  5月,央视的一系列改革举动无疑会给中国的电视传媒界带来强烈的“地震”--国家新闻频道横空出世,俯盖面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一套综合频道强力改版。仅就央视内部结构而言,其震动幅度已经相当之大,近20个栏目被剔除,它们或者消失或者被整编到专业频道,这一改版是在充分论证、调研的基础上地整合。值得纪录片人欣慰的是《纪录片》栏目在剧烈的竞争中被保留下来,执行改版的总编室相关人士手中握有全球各大电视传媒的节目编排表,其中绝大部分为纪录片留有一席之地。普遍的说法是,纪录片的水准是一个国际大台的标志。配合此次调整,《纪录片》栏目酝酿已久的改版方案也适时推出。取名《见证》。显然更多的是为了突现纪录片真实的本质,颇有点赤膊上阵的味道。改版首播节目的选择,似乎也颇具匠心,再次发挥央视的号召力,将近20年来涌现的一批优秀纪录片的导演组织起来,策划了一次“经典再纪录片”行动,取名《时间的重量》。很明显,如此大规模的纪录行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媒体事件”,而成为对中国新纪录片成长史的再梳理。

  1989年,纪录片导演康建宁走进沙漠深处的一户牧民家里,开始记录他们的生活、观念和状态。与此同时,另一位导演高国栋则记录了海岛上的一户渔民的故事,后来这部名为《沙与海》的纪录片获得1991年亚广联大奖,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电视纪录片。2003年,康健宁第五次走进沙漠。刘泽远已经去世了。他就安睡在不远处的沙漠里,十年前后的影像交替出现,给我们一个错觉,刘泽远还活着,其实,他的确没有走远,我们从他儿子身上仍然可以看到他的影子。不过,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了电视,这是一个许多人不会忽视的细节,也许改变生活的日子真的不远了。康健宁将十年前的影像抽去了颜色,变成了黑白画面,编辑上采用了大幅跳跃的剪辑手法,蒙太奇的艺术效果凸现出时间的纵深感。我能感觉到康健宁是在探寻他们的内心,就像鲁迅心目中的闰土,刘泽远一家在风沙里依然如故。他是想告诉我们,生活如同他们周围无处不在的风沙,一直在改变。无论幸福与苦恼,都要持续下去。

  正像《见证》栏目提出的口号“真实就是力量”一样,这些经典纪录片中留存着中国近二十年的真实,它们一直在散发着不易被人感知的、深远的影响力,经过时间的磨砺,再次出现在镜头里的人和事大都已经悄然改变。这是中国和中国人生存状态的变迁,对于这批纪录片人来说,这种忠实于记录生活的责任感令人感动。

  10年前的影像被许多作者抽去了颜色,变成了斑驳的黑白画面,仿佛是对历史的一次重读和梳理,这次艰难的回访和再纪录对许多人来说,是在穿越时光隧道,从现在回到过去,再经由过去观照今天。真实成就纪录片,这次再回访是把深度交给时间,透过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积淀,掂量出时间的重量。

  
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聚集


  2002年秋季,央视“纪录片”栏目制片人陈晓卿向他全国的同行发出了一封邀请函。

  咱们有日子没见了!

  这些年来,你我每日忙于各自的快乐的以及不快乐的所谓事业,相互之间的联络渐渐少了。想想还真的怀念多年前一起对酒当歌的岁月。

  10月31日在杭州西湖岸边的刘庄,我们有个小小的知己好友的聚会,叙叙旧,谈谈天,说说事。有空来坐坐吧,不见不散。


  信中流露出的温情和怀旧情绪打动了许多人,于是在西子湖畔,一群当年志气相投的纪录人再次聚集到了一起。

  他们酝酿出的行动似乎并不惊世骇俗:选择自己的一到两部纪录片进行一次再纪录。每个人都很激动,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东西南北的“大腕”们重新燃起了创作的的激情。这是一次不同凡响的联手行动,因为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关注记录的对象又千差万别,几乎每一部作品的背后都是一连串的荣誉,这些作品大都已经走进纪录片史,成为大学讲堂分析的经典。

  10年前,一个身处异乡的女子,为了拥有家的权利,不惜和不满周岁的女儿一同将孩子的父亲告上了法庭。对于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上海来说,像这样的诉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但一部纪录片使得原告母女引起了许许多多上海人的关注,也改变了她们的命运。那部轰动一时的纪录片叫《毛毛告状》,在父母之间,在法庭上,那个叫毛毛的女婴和她无辜的眼神赢得了无数人的同情。10年过去了,毛毛已经是一个10岁的小学生,而导演王文黎已经退休,这些年她和她的同事一直在关注毛毛一家的生活,于是有了一部新的纪录片《毛毛十岁》。从片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个幸福的家庭,应该说,时间改变了这个家庭。对谌孟珍来说,很难说后悔,虽然她觉得当初只是为了一口气,“我偏要进这个门,真正进了这个门也是蛮辛苦的。”但一家人是如此珍惜这平凡的幸福。就像毛毛劝妈妈说的那样,“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都不哭,你哭什么?”。

  半个世纪前,一个叫肖淑明女人嫁到泸沽湖,那是一个一直保留着母系社会风俗的女儿国。在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她由少女变成母亲,由汉族变成摩梭族,命运的安排一直改变着她,如今,肖淑明已经70岁了,老人说,“人如三节草,不知哪节好”,三节草是当地的一种植物。这部片子获得了法国真实电影节的特别奖,获奖版本的开头是七分钟的独白,但这没有妨碍许多人对它的接受。作者梁碧波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戏剧性,当他再次回到泸沽湖的时候,主人公已经不是肖淑明老人,而是她的孙女拉珠,这个走出泸沽湖的姑娘正在创造自己的生活,肖淑明老人说,今天拉珠走出泸沽湖,正象54年前她走进泸沽湖一样,都是人的命。不过,要说到改变的话,那就是泸沽湖的女人们已经能够主掌自己的命运了。

  时间的流逝让纪录片充满令人感慨的沧桑。几十位导演联手解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共同去激活纪录片的本性--历史性证言的功能。

  对艺术而言,这是一次冒险的举动,名著续尾鲜有成功。

  对历史而言,这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毕竟历史在前行。

  这一代纪录人大部分是在1980年代后期进入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受过专业训练。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思想界的活跃开启了他们独特的认知视野。决定了他们走向民间的坚实路径。

  那也是一个充斥着宏大叙事的文化环境。他们开始厌恶那些道貌岸然的说教,开始喜欢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一个普通人,一座普通村庄,一群芸芸众生的一个。

  1994年清明节那天,陈晓卿第一次来到广西一个叫龙脊的地方。立刻被那里秀美的景致和淳朴的民风所吸引,之后他在这里的一个叫小寨的山村里前后生活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纪录片《龙脊》。相信许多喜爱纪录片的观众还会记得片中两个可爱的主人公,潘能高和潘纪恩。《龙脊》拍完之后,陈晓卿一直和他们保持着书信往来。而他当年的合作者桂林电视台导演杨小肃却一直用镜头关注着他们的生活。在今天的镜头里,当年的两位孩童已经开始创造自己的生活。

  不夸张地说,最早进入纪录片界的这批人开辟了一个时代,找到一个世界了解中国的方式。当他们今天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中国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这是翻天覆地,同时又悄然无声的十几年。

  
纪录片档案的另一种呈现


  总有一些人和他们的故事让人产生深远的印记,那些真实的影像里有我们共同的记忆。这四十部作品大都是作者的成名作。这就决定了作者选材的两个特性:一是遵从于创作者的艺术灵感,保持着相当充沛的艺术感性和审美冲动。二是基于厚积薄发的理性选择,主题的鲜明性相当明显。这两个特性相加即意味着独创性和排他性。重返的意义由此显现,这批创作者并没有悔其少作的心态,而是毅然返回纪录现场,对他们来说显然具有相当浓厚的寻根意味。

  想象得出,当创作者重新站在当年的机位,再次敲响熟悉的大门,握着自己主人公的手说声:“还认识我吗?”,一切又都重现了。

  10年前,上海电视台导演江宁开始关注一座老式石库门弄堂--德兴坊,这座建于1929年的建筑,居住了291户人家,每户仅有十几平米。纪录片讲述了王凤珍和王明媛两位老人和他们子女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也不乏温馨。十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生活得怎么样呢?居住正在改变中国,那些令我们尴尬的几代同居一室,那些失去隐私的岁月,正在慢慢消失,德兴坊是中国的一角。这座历经74年沧桑的老建筑依然如故,作为旧区改造计划的一部分,今年5月初动迁行动已经展开,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和父辈、祖辈共同生活的地方。这部纪录片也会告诉我们的子孙,生活曾经这样,历史曾经这样。

  在十年前的纪录现场,纪录片的导演们掩饰不住自己怀旧的情感,他们甚至只让摄像机静静地记录下主人公多出的每一条皱纹和日渐浑浊的眼神。像当年鲁迅重返故乡时见到闰土的感慨,生活已经改变了一切。

  我们必须从十年来中国的剧烈变迁来认识“重返”的意义。十年对中国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如果说,这批作品是以真实来体现和捍卫影像的独立和尊严的话,如果说这批纪录片人是以真实的记录来搭建记忆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的话,重返行动本身就充满悬念。

  14年前,在中国的沙漠腹地,康健宁反复地追问他木讷的主人公,你想出去吗?你将来想干什么?14年后,康建宁仍然在追问,虽然当年的主人公已经长眠沙漠,他的子孙们还是茫然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当年只有4、5岁的小女孩 ,一个在沙山上嬉戏的长镜头,曾经让许多人看的热泪盈眶,它美的令人心酸,她在沙子里的形象令人唏嘘。今天,已经长大的她的理想只是想到城里当一个餐厅服务员。如果只是展示和猎奇,康健宁没有必要去重返当年的纪录现场,他一直在追问,甚至希望在他第二次追问中得到一些让他欣喜的答案。可惜,结果依然让他失望。大漠外的世界虽然十分精彩,新添的电视机里展示的世界虽然一直诱惑着他们。可他们终究没能走出去。这次重返,对这些纪录片导演来说何其沉重!

  许多人感到了这次重访行动的学术意义,对那些躺在教科书里的经典经由作者本身进行重构,无论从表现方式还是审美方式来看,都有相当的实验性。这是一种鲜活的档案,对于短短20年的中国纪录片新浪潮,这一档案里埋藏了许多秘密,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会认识到它的分量。

  
关于时代的若干注释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感知着这个世界的温度和变化,纪录片人选择的是真实纪录。中国纪录片的兴起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一现象本身足以说明问题,里程碑式的作品《望长城》将寻找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闯江湖》第一次让人物同期声出现在屏幕上,逐渐地,中国电视的新浪潮开始出现。这是一次对真实的回忆,在一度被谎言遮蔽的国度里,说真话成为巴金《随想录》的主题,在一个被虚假败坏胃口的国度里,真实开始显示力量。当年,那些最先步入纪录片界的人是寂寞的,但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这保证了他们言说的真实。

  1992年,辽宁电视台导演高国栋和他的摄制组走进云南西北部的怒江大峡谷,在高黎贡山的鲁门寨和怒族波益泗一家生活了一段时间。10年后,2002年,摄制组再次来到鲁门寨,映入他们眼帘的首先是飞架于大山中的银色电线,光明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波益泗一家翻盖了新房,老父亲已经去世,大女儿已经出嫁了。在这个半封闭的环境里,现代化的脚步虽然缓慢,但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坚定不移。在纪录片圈里,高国栋是个获奖专业户,我想诀窍在于他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艺术。他讲述的这个怒族一家人的故事,许多细节令人感叹不已,生活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祖先留存下来的一切也在慢慢消失,这种代价对他们来说是祸是福,已经很难说清。

  中国是一个最适合拍纪录片的国度,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正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也不仅仅是因为还有那么多贫困、愚昧、不公和新奇,而是因为中国需要从真实中汲取力量。虽然残酷的真实往往令人沮丧和震惊。但真实是我们沟通的唯一前提。真实是破解一切乌托邦谎言的唯一利刃。时代如此仓促,当你的摄影机真实记录下一段影像的时候,历史就鲜活地存在于人的记忆中了。所有这些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作品,我相信都是中国的一段影像史,像当年伊文思记录中国抗战,安东尼奥尼记录1970年代中国,20世纪的影像中国保留在纪录片里。作为我们时代的若干注释,起到立此存照的作用。

  康健宁用了一年的时间,拍摄一个军人的诞生过程,在当地居委会的帮助下,一个叫绍振宁的青年进入他的视线,绍振宁的父亲是一位下岗工人,母亲也没有正式工作,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将独生子送进军营,父母简单的想法是锻炼锻炼,发展发展。从片中,我们看不到这位青年所谓的转变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像我们大家熟悉的说法,军队是一座大熔炉。从报名参军到训练演习,康健宁把一个青年的成长和转变表现得细致入微。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部用DV微型摄像机拍摄的纪录片。康健宁永远知道自己应该拍什么,他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动人的细节,这是一部用细节组成的纪录片,新兵连生活中的每个动作、表情、言语都充满震撼力。中国有三百万军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经历了绍振宁的成长过程,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如此地触摸一个士兵的生活和心灵,我们喜欢说绿色长城,喜欢说最可爱的人,可很少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长”是一个令人心动的字眼,康健宁把新兵绍振宁过去和现在交叉剪辑,使这个这个普通青年的心路历程清晰而丰满。自由散漫与严肃秩序,家庭亲情与军营艰苦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我们感叹不已,成长是需要代价的,不仅是泪水、汗水,还有心理,每个人都一样。

  纪录片是真实的追踪,纪录片是时间的积淀,纪录片是历史的影像见证,所以,这次的重访和追忆就不仅仅是在揭示物是人非,也不仅仅是在表达事过境迁,时间的跨度赋予每部片子以强烈的震撼力,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个缩影,足以照亮被时代遗忘的细节。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