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晓德
因为兴趣使然,早在《纪录片》(今名《见证》)时我就很喜欢在午夜时分收看这样一档饱含人文关怀和探索精神的节目,虽然有时为了等到播出时间不得不“熬”到很晚,但我只能对此表示理解。三十分钟的节目,没有娱乐节目那样广阔的受众,也没有纯新闻类节目太多的资讯,自然也就很难拉来广告,只能如一朵寂寞的小花朴实地开放在静静的角落。
有时就会想,那些《见证》栏目工作人员大概也如他们的节目一般,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在鲜有人喝彩的工作岗位上倾注着对人文精神和落寞角落的关怀与关注吧。真的,当所有的喧哗与鼓噪在“星光灿烂”之后落幕,每天晚上11点半,寻求精神套餐的人们才开始毫不张扬地登场,而节目的主角也是那些久远的或者即将消逝的历史,那些被“黄金时间”遗忘的小人物,以及他们生活的细节,都可能在节目中得到全景的呈现。可以说,每当看到《纪录片》,都会让寂寞的心灵得到精神的慰藉,那些我们不该忘记的故事和风景不该忽略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都被这群同样高处不胜寒的人们用镜头所记忆。
还有什么比关注生命和生活更深层次本身更该让人感动呢?就像在杂志纷纭的今天,那本《华夏人文地理》的朴实一样,带给读者物质之外更深刻的阅读和视觉享受,这样的节目的存在,是CCTV的荣光。
可是,上周的报纸上传达出CCTV惟收视率是从的新闻,所谓的末位淘汰最后变成大俗的节目广受追捧,而高雅的节目却没有了立足之居。雅俗共赏,是所有节目都在追求的目标,但随着定位的细分,专业性的节目一如专业频道的分割一样流行开来,这本是件好事。不同的节目有不同的特定的收视对象,而不同的层次的观众又反过来促进了电视台自身节目编排的更趋合理。
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追求的脚步永不停歇。
遗憾的是,收视率和广告收益的大棒却高悬在“见证”的头上,让他们不得不忍痛修改既有的追求风格。最近这几期来看,除了“记录者”还在坚持之外,所谓的“亲历”之类的节目已经根本不像“纪录片”了。那该是什么呢?
上期的“亲历”展示的是海外记者的经历,这样的节目,大概可以说,上《环球》更合适,或者《正大综艺》都可以。太轻的题材,注定无法承担“见证”本该厚重的定位,而如果“见证”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停止追求的脚步而去“驾‘轻’就‘重’”,那CCTV大概也只能是满足一个所谓的“新闻频道”再加上一个“娱乐频道”而已。
(晓德 2003.7.1 15:44分于长春 QQ:157922347 8482626)
小乔回复:
这是无意间在西祠发现的一篇观众文章。如同无意间发现一个暗恋自己的人那般,除了欣喜与感动,自然还会生出“好生待人家”的想法来。如何好法,若是在张爱玲的笔下,她将还是那句轻轻的,“哦,你也在这里吗?” 《见证》却是惴惴的,除了兢兢业业地耕作《记录者》板块,并无它法。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见证•记录者》是我们自制节目的一亩三分地,而《见证•亲历》和《见证•发现之旅》,嘿嘿,其实是我们的“租界”,是新影和科影制作节目的播出窗口。
还想说的是,其实我们也同时在喜欢着晓德所喜欢的杂志,就像晓德喜欢着我们不张扬的选择一样。《见证》向所有关爱我们的“知己”说声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