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很多的时候,我都喜欢独行在这样的街上。我常常会想,这座城市有如一本摊开着的书,长江是它的书脊。南北两岸是它摊开的扉页。而行走的我,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字里行间一样。
阿成:我们全家抵达哈尔滨的那天,正赶上一个雨加雪的天气。在街角那儿,我看见一个卖烤地瓜的老头,似乎,他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哈尔滨”人。他正躲在江沿小学侧面的雨塔下避风。记得那个烤地瓜的大铁炉子很暖和,从那里散发出了诱人的香味。那种香味至今还保存在我的灵魂里,让我感伤。
孙甘露:我还记得那个雨中的外滩,外白渡桥下,精致而冷清的咖啡室,我从未进去过,我喜欢路经它时那份孤寂的感觉。忽然,我的童年结束了。我随我的家庭搬进了一个更大也更真实的院子。那是一个停满了吉普车、军用卡车和高射炮的地方。这不是一个比喻。
李杭育:我妈说我是从父亲去世后,也就是16岁那年,才开始懂事的。这个话我并不认同。应该说我懂事比这早好几年。一个男孩,怎样能算懂事?我现在的看法是这样:这男孩懂得爱慕漂亮女孩了,由此开始了他的人生的向往,憧憬起他自己的未来,于是也试着加入到人世间的种种成人游戏中去。
邓刚:我浑身黢黑,皮肤上像长满了鱼鳞,手握着渔刀渔枪,脚板踩着尖砺的石子儿,吼着我们“海碰子”自己编的歌——我们都是穷光蛋,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我们都是阔大爷,海参鲍鱼就干饭!(曲调竟然是贺绿汀的“游击队员之歌”)。
邓贤:在我遥远的记忆中,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比成都更古老的城市了,这个印象大约起源于我6岁的某一天,我父亲带我来到都江堰。那时候都江堰没有那么多现代化建筑,也没有那么多来来往往的游人,显得朴素、宁静,像一个闲适的布衣老人在春天里晒太阳。
何立伟:“打夭餐”是长沙土话,意思是在两顿正餐之间马马虎虎的对付一下肚子。长沙的街市上能给人“打夭餐”的小吃简直是多得不得了:臭豆腐干、兰花干、白粒圆、米豆腐、刮凉粉、葱油饼......一个外地人,尤其他又是来自北方,到长沙来,吃了这诸多的小吃,他恐怕立即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个非常好吃的城市。这结论也许是严肃的,但也许是可笑的。谁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