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从深冬世纪末走来的纪录片栏目,正是如此。遂决定开一次恳谈会。请数位专家号号脉,没准能电光火石,产生火花。
会议室烟雾缭绕,大家信马由缰地侃,倒让人如坐春风。侃是很有意味的行为。朋友之间,往往说聊,像林语堂先生说的冬日里的围炉烤火,能到达很私密、微醺的境界。可是在半生不熟或者不那么贴心的人群之间,侃就是名片,不过是更雅的"秀",侃得漂亮,不仅能制造兴味,还能交得相投的朋友。一半是成就感需要,一半是感情投资,当然很容易招徕灵感。搞上层建筑的,多半在侃上有功底,因为要征服人家的心,无疑要征服人家的大脑,除了笔墨,就是口舌了。
既然此次专家相聚,目的是生产灵感,侃的时候当然应该比照自己的领域呈依山傍水之势,乐乃在于思维际会。当中,有几位侃得有个性的,比如作家冯骥才、李杭育,搞出版的沈昌文、记者卢跃刚等。冯先生身材硕大,北方态势很足,一望而知是篮球队员出身。李先生一身金黄色T恤,完全是纯正的龙袍的黄,谈锋也十分惹眼。肤色却是北方人的黑,看不出杭州人的气色。我见到他时,不由吃了一惊,因为我本科的时候看过他的小说,后来又看过他的乐评,早把他幻想成扎一个猛子又一个猛子,然后抹抹脸上的水坏笑的类型,熟料他胖得只那张嘴还有点神韵呢。沈老先生是上海人,个子不高,弥勒佛的面像,却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那种。卢先生呢,浓发密须,与我喜欢的腾格尔有几分相象,看来是精力充沛的人,又适合跑,又适合写。
枝枝蔓蔓地就说到了抢救文化的话题,一经冯先生提出,仿佛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都表示赞赏。"中国人太现实了,现实得什么都留不下!"上升到民族的忧虑当然让人无话可说地跟随了。冯先生不仅讲,并已行动在先。一排象征天津古老商业文化的老建筑要拆了,半拉门脸也剩不下,他连拍照片也还要偷偷摸摸;而痛惜广大民间艺术日渐消失,他正主持卷轶浩繁的民间文学的收集工作,决心要尽可能地打捞真正属于民间的声音。他的精力显然还很充沛,虽然眼睛布满血丝,但是目光如炬。
李先生就不一样。他一副好做翻案文章的架式,他的见解常常让人觉得有道理却有点忍俊不俊。大家难得表示跟随,只能为巧妙而笑。关于老杭州,他专门写过一本《江南旧事》,解读妇女们飞短流长的河埠头。他认为,通常的史学家说人家南宋苟安,很是鄙弃,可是钱塘之繁华,当时有谁能比!"中国的历史,糟就糟在英雄好汉太多,中国传统的历史价值观,说到底就是谁能够打天下、坐江山那一套,并不讲究怎么把生活过得精致、有趣,以我的观点来看,老百姓就是老百姓,还能怎么样呢?老百姓想办法把生活过得精致,求新求变,你对历史就有贡献了。"更有意思的观点是他解读中国20、30年代军阀混战史,"最初一大帮中国的优质青年,出去留学,多数学的就是军事,到日本、德国学。他想抵抗外来侵略,有的更有革命激情的要推翻清朝。当他们学了回来了,清朝也被推翻了。1911年直到1931年,为什么军阀混战?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造就了这么一帮专门学打仗的有志青年,他们回国以后,不打仗干什么?他们要实现他们的价值。那些师长、旅长,都是日本什么军官学校、德国的什么学校,而且可能互相打的是同学。他们打的原因,我认为有些是很无聊的,三言两语可以谈明白的事,他先打一仗再说。"这分明是才子意气式的学问呢,他偏就那么眉宇之间流出得意之色。
沈先生是老者,按说是很严肃的,可是他身上还留存着天真和调皮。他说做《万象》的定位就是好玩,作者有旅外的美女,也有耄耋老人,可是杂志取舍的理由就是好玩。我想讲究"好玩"的,往往好吃。沈先生果不例外,他说自己爱吃肥肉,是那种透亮的肥,--我瞥见他,已然胖了,--可是他有个好太太,当医生的,给他吃各种各样的药,身体很叫人放心。他也喜欢讲绅士,讲自己压抑着对肥肉的钟爱,陪讲究身材的小姐去吃素餐,说起来笑咪咪的,像个快乐的老绅士,又有"海派"的习气。
而卢先生则是看起来粗犷,却在欧洲的小咖啡馆里深情凝望历史的人,坐在罗素坐过的日影里,柔肠百结,而中国纵有五千年文明,个人化影子却难觅。他也谈三峡拆迁的民间博弈,谈文革时期的亩产万斤的分解文本,但是那种神情,我们在《大国寡民》里领略过了。这片刻的如水沉静,更叫我难忘。
侃到后来,冯、卢二人有事先走了,"严肃派"缺席了,剩下李、沈二人,犹如正史没了,野史葳蕤,已经缺乏明显的对比,我觉得仿佛合唱没了高声部,空有低声部,很是遗憾。气氛轻松极了。
纪录片栏目就这样收获了专家们下的"蛋":担起抢救文明的使命,好看的压力,好玩的诱惑,开掘昨天的深处,留下今天的影子。当然他们随后就走了。要孵出小鸡是我们纪录片人的自己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