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像一位老太太的喋喋不休,漫长但不容抗拒,拍戏也是这样。
办公室的杨小肃老师在做一部片子《消逝的足迹》,由于有一部分要拍真实再现,我被允许扛着作场记的旗子跟着去见识见识。由于这部片子是讲述锡伯族清朝的一次西迁,所以演员都着古装,男女老少牛马骆驼各尽其用,跟拍电视剧一样热闹。连续拍了4天,天气炎热,那些群众演员在烈日下暴晒,皮肤上挂着汗珠和油光,到第三天肤色已经与第一天大异其趣,直让人担心剪辑的时候怎么衔接,可是他们极有耐心,比如导演对着小喇叭声嘶力竭地说八遍“从东向西,走!”,一队人马就叮里咣当地走八遍,还要保持着手搭凉棚的动作。他们甚至从容不迫地在演戏的空挡里寻找取乐的各种方法。想来他们把这视为明星的必由之路,所以能乐观面对一切。
在此之前,我一直对拍戏充满着美妙幻想。可是经历了这一次,我感到拍戏宛如厨房工作,是不能看的,要直到端出成功的佳肴,才能观赏,如果目睹烹饪的全过程,吃的情绪就大打折扣了。要是有个演员说他从未看过自己拍的戏,我是完全理解的。
这次活动的总指挥是慷慨,他忙活了近十天,联系服装、道具、车辆、分工、70多人吃喝的解决之道,临时还充当“周扒皮”的角色,负责凌晨敲别人的门。他一向胡子多头发少,这次为了测试工作难度系数,特意拔掉原有的白发,新长出的白发就是此次所受折磨的量化标准。当照明不足的时候,他建议利用自己头顶的“亮点”,说即使反射点星光也好,我对这样无私的建议大为感动,建议航拍下他美妙的头发稀少的头顶,以备后用。
拍摄的地点在北影的明清一条街、河北的天漠和官厅水库以及房山的一个山洞。明清街道的周围就是高楼大厦,号称“天漠”的不过两堆沙丘而已,所以拍时总是战战兢兢害怕穿帮,可谓机关算尽。第一天运气还算好,只是太阳厉害点,用作道具的那些熟食,到下午已经变味,并且一只鸡干巴成了一只鸽子,引得那些演员后悔上午没多吃点。第三天却下了点小雨,把沙子给淋湿了,只好等到中午才拍沙丘。不过,下过雨的空气好极了,我忍不住想去骑骆驼。那位牵着骆驼的老农脸色黑得发亮,咧着嘴憨憨的,可小小的眼睛又透点狡黠,我说:可以骑会儿吗?他说,还没到你们用的时间呢,我让游客骑,一会儿就得20块钱呢。我跟着他,使劲恭维他的骆驼可爱,他的眼睛慈爱的看着骆驼,又问我,你是南方人吧?终于在我央求只骑“一分钟”的情况下同意了,看到我兴奋地抱着驼峰,他一高兴,在我准备实现“一分钟”承诺的时候,说,没事没事,高兴多骑会儿。最后他借口“领导该批评了”结束了我的风光。
在天漠,一整天都有不大不小的风在吹,坐在地上,就有沙子来亲你的脸,一天下来,收获颇丰,洗脸的时候能洗出一把。到晚上,风停了,满天的星星。蓝绿的水库旁边,有无比细腻的沙子,黄绿的玉米地,以及许多树挂着红红酸酸的山果。这种酸酸的果子,在叫卖的农民手里可以看到,他们往往挎着一个竹筐,先是殷勤地劝你尝尝,然后盯着你,要盯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来,然后再说价钱。有一次,我奉朱乐贤之命去卖葡萄,我一兴奋,把钱先给了他,那个小贩钱已到手,一点也不肯降价,我感觉买得很失败,下次他又来兜售,我们就合伙气他,大声谈论,“明天还得买两箱,再不买他的了”,他掩饰着自己的失落讪讪地走了,竟然像孩子一样天真轻信。
除了杨老师和慷慨,摄制组里都是年轻人。我和李峙潇做场记,我们俩在防晒上有同样迫切的需要,所以时不时切磋一下今天晒黑了几成。最后,她的脸晒得过敏了,而我脖子下有一块地方由于没涂防晒霜黑得与我很不匹配。王路和张昱做场务,王路兼司机,他的车技就像杂技一样时有惊险,连嗜睡的我都睡意全无,而坐在司机旁边的张昱则心怀汤火,因为他的TOYOTA被王路整个变成了越野车。朱乐贤摄像,为找机位不停地搬动摄像机,有一天累得差点中暑,但是他的扮相特别酷而精神,一条蓝花方巾系在额头,好像日本浪人一样。王、张、朱的共同乐趣在于探讨哪个角度、何种景别拍出来最酷,比如以草作为前景,沙丘为中景,远山为远景,还是以草为焦点,后边全虚掉,这往往要争议一阵子,往往是朱先调出一个场景,冷静说“来看看”,张上去看看,再来条中肯的评论。他们终于拍到一次太阳穿过云层的阴影,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兴奋点。我巴巴地跟在摄像机后,时不时看看时码,当我在滚烫的沙子上坐得不耐烦了,就特别盼望去见刘宇航和田传海,因为那意味着可以吃饭或者喝水了。有时候带子快完了,我负责去取,要翻过沙丘,我才发现沙丘也有沙丘的好处,要真是大沙漠,我非倒毙沙海不可。
结束的时候,我们的车里竟然躲了一车的苍蝇,这给了王路充分的理由,为赶走这些“乘客”,将TOYOTA开得呼呼生风。我们风驰电掣般地返回了阔别的城市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