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尽管透进来的新鲜空气是裹挟在建筑工地的噪声里,仍然觉得神清气爽。好像无论多少的郁闷都可以在瞬间销声匿迹。
想一想,原来与昨晚的好梦有关系。昨天忽然梦见有关前天看的音乐动画片《幻想曲2000》,记不清有什么情节,留给我的印象好似油画布上斑驳的颜色,可是感觉好极了。
看这个碟的时候,我一直为美国人精彩的想象力而倾倒。严谨的古典乐章里流淌出自由自在的卡通场景,让人惊叹音乐原来可以美得这么诙谐。美国恐怕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产生 Walt Disney的土地了,在这个cartoon的天堂,人们的想象力可以自由伸展,所以动画片能做得如此灵动,充满奇思妙想。我对于动画片最早、最深刻的印象就来自《米老鼠与唐老鸭》,它甚至比《西游记》的魅力更盛,所以看到《蜡笔小新》这样的动画片我一点儿也不乐意,总觉得它不配称“动画片”这个奇妙的范畴。
记得在一本书里曾看到,蒋介石说美国人太天真,英国人太死板,所以他让自己的儿子去理性的德国学习。美国人天真的天性保持得确实很好,这表现在动画片里,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动物世界的把握是如此贴切,几能与动物心性相通,完全好像婴儿的心灵与眼睛所感受到的,若有赤子之心,如果力倡“赤子之心”的李贽知道,一定很欣慰了。我一直觉得,看一个人是否幸福,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身上的天真成分保持得如何。现代人越来越早熟,其代价就是天真的东西退去得越来越快,其心灵上的悲苦也比过去要丰富了。
我小时候有一次从别人那里学来一句骂人的脏话(我已经不记得它是什么,所以现在也不能断定是不是“脏话”),就和姐姐练习对骂,被妈妈听见了,她就紧急来了一顿严厉的训止,我从此不敢再说任何脏字,就算被人骂得狗血喷头,也只能张口结舌,虽然心里被怒火燃得五内具焚。我认为,这显然是违背天性的。我印象当中,从小就向往着离开家乡,一个人远远地走掉,恐怕与感觉不自由大有关系。在人的理解力没有跟上的时候,是不能真正培养起遵守规矩的“觉悟”的,顶多能习其皮毛,并留下一个极端的印象。
人在所谓进入社会以后,遭遇到的“规矩”更多了。更可怕的是,不守规矩是为人所不齿的。如果不幸进入了“脑力劳动者”的行列,就更不胜其苦。我们的工作是创造自由丰富的精神产品,可是却不能太天真,因为你如果专注于阴暗,有教唆之嫌;如果太光明,有不能打动人的坏处;如果太接近真实,就要失去艺术。总之,做一部片子,它的选题总在战战兢兢中成长,即使有幸长大,也是少年老成的模样,没有浑然天成的美丽。我在目睹了几次这样的挫折以后,感觉自己也能够说不了,我虽不知道哪些可以,可是我知道哪些不可以。熟悉了那些暗礁,再行船就不再胆大妄为,做一个谨小慎微的人,磕磕碰碰的机会也大大减小了。
有人说,每个人都在一个笼子里,笼子有大小,只有笼子里的空间才是你发挥的余地,要想超越,无疑就成了“碰壁的”唐吉诃德。那么只能说,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笼子作为天真的羁绊,请给艺术一只大一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