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好笑,我在填写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表格时,“爱好”一栏,往往喜欢写上“读书”一词。说实话,我的爱好真是太少了,除了一些简单的运动游泳乒乓什么的,只剩下几个拿不出手的项目,比如睡觉(无人打扰的时候可以不吃不喝24小时),还有逛街(遇上相投的伴儿,一家商场足够我逛一天了),再就是那些不费力气的,什么看碟(自从有了盗版DVD,我已经很少去电影院了),听音乐,外加看看闲书,所以读书这样冠冕堂皇的项目是必须列席的。
扪心自问,读书真的可以称之为 “爱好”么?其实对于现在的我,许多时候已经从“爱好”的名目下沦落了,比如坐车的时候,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充其量是消遣;而更多的时候,则怀着不得不的功利目的,为工作而读,同爱好有什么相干呢?爱好,只能是让人迷恋的东西。
真是爱好,也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小时候和姐姐同校,她比我高两个年级。放学了,我就巴巴地跟着她,因为她总是能弄到那种带插图的小人书,我们称之为“小说”,大小正好可以放进口袋的那种开本,每页下方简单的几行字,我当时主要是看上面的插图,也能看懂大致的情节,当然少不了误解。回家的路上,我极向往地向姐姐讨:“给我看看吧?我帮你扫地。”(因为我们回家要做的家务是扫地,我们两人分而扫之)姐姐总是风光无限地说:“我看完再说!”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不看这种小书了,那时候开始有作文课了,我看的书级别也升高了,叫《少年文艺》,觉得那就是书中极品了,常常在放学的路上被文章感动得泪雨滂沱,记得有一次是关于一匹退役军犬的,有一次是关于一个寡妇妈妈的。
中学的时候,听说一个邻居家里有很多藏书,但是那个据说搞文化的男主人凶得很,幸好我妈妈和那家女主人是好朋友,而妈妈又心疼我去书店花钱,所以我就可以去他们家借书了。女主人趁丈夫不在的时候把我带进去找书,并嘱咐:“书是他的命,一定别弄坏了!”第一次借的是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三卷本《红楼梦》,我一口气看了两遍,“黛玉焚稿断痴情”那段弄得我好几天愁肠百结。然后又借了一些散文集,有沈从文、梁遇春什么的,就发展到迷恋散文了,《散文选刊》、《散文》什么的每期必买。语文早自习的时候,就拼命地四处摘抄喜欢的文章,抄了厚厚的两本。
上大学了,开始热衷于逛书店书市,常逛到暮色四合的时候,抱着一袋书回宿舍去炫耀。那时校园里已经是晚餐时分,校园广播播送着熟悉的音乐(萨克斯曲《回家》),学生成群结队地往来于食堂和宿舍之间,我就饥肠辘辘地想:又有好久吃不起炸鸡腿了。
学校里不时有旧书摊,可以侃价,买书的时候大家吵吵嚷嚷的。有一次淘到我第一次看的那种版本《红楼梦》,30元,高兴得忘了侃价,正在掏钱的时候,我的同伴过来大喝一声:“20!”卖主居然同意了,我们各收获了一套。从此我逛旧书摊都要拉上她,比如周末有时候就去北大的旧书市,那里侃价的技巧更高,虽然卖主往往长得和旧书一样黑里透黄的,但是头脑已经很商品经济了,往往态度强硬。所以只要我对某书现出迷恋的神情而又侃不下价的时候,同伴就会过来“敲打”我一下,拉着我的手作出转身欲走的架式:“不要不要,那边便宜多了!”最后,卖主就会痛下决心说:“算了算了,拿去吧。”
晚上宿舍里流行挑灯夜战,停电后一人一支蜡烛,趴在床上看书,大半是小说,但是大半不是老师开的书目。反正是学中文,看小说也是正儿八经的学习,看完照例大家还会争论一番。那时候喜欢沈从文的《翠翠》,杨绛的《洗澡》,喜欢屠格涅夫、泰戈尔、普鲁斯特、狄金森,都是些柔柔的,或者闲闲的东西,读完了兀自心疼不已。印象最深的是学外国文学的时候看了一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喜欢得要命,连带也对古典音乐发生了兴趣。
读书的爱好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后遗症,我养成了迷恋虚幻世界的习惯,对于现实世界反而不加注意。我看起来很孤僻,不会像许多女孩子那样唧唧咕咕的交谈,而且见人像小时候一样容易害羞,几乎从来不去亲戚家里,除了偶尔和同学交往,时间都放在看书上或者貌似看书的沉思上。妈妈说我是书呆子,因为我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上大学以前每次开学住宿都是家长送并打点床铺,在家里几乎从来不自己洗衣服,买衣服也是妈妈全权代理,出门稍远点我就开始找不着北,尽管我们家所在的是个很小的小镇。刚到大学的时候,我打完开水就找不着宿舍了。我甚至在餐馆里吃饭也转向。
好在我后来变得开朗了一些,也发现了物质世界的乐趣,大二的时候,简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好玩的活动,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人,可以在商场里流连忘返,原来我还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可见我还有救。
现在,因为租的房子太小,曾经狂热地买过的那些书,都束之高阁了,但我仍然会在无意间迷失,只是那已经跟读书无关了。对于书的迷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只剩下买书时的贪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