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宁: 1957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
1983年分配至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
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社会瞭望》、《观察思考》、《东方时空》等栏目工作,现任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编辑部副主任
主要作品:《运河人》30*10
《360万人的实验》30*6
《中国大西北》50*5
纪录片就像我的朋友一样
您为什么会选择纪录片
我认为纪录片可以融新闻性,专题性,文艺性等所有艺术、新闻、文学等元素为一体,是一个能够包容天下所有艺术形式的片种。我上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纪录片,大学学的是电视专业,拍摄的第一个片子就是纪录片。纪录片就像我的朋友一样,它能够包容我个人的哲学思考,社会思考以及兴趣爱好。
另外,我本人喜欢关注人,关注平时和我们擦肩而过的人,我认为纪录片学就是人学,拍摄纪录片就让我更注意去观察那些就生活在我们周围,但我们却很少细致观察他们生活的人的命运。因此,我认为专业人士应当多多拍摄纪录片。
纪录片的社会化 很大程度上是纪录片创作者的扩大化
你刚才提到专业人士应当多做纪录片,那么你是怎样看待现在兴起的民间纪录片运动呢?
纪录片并不光是阳春白雪,可以变得很下里巴人。只要我们家中有摄像机,都可以记录自己儿子的出生,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喜怒哀乐。所以纪录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可以做得很好。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所拍摄的生活都是我们每一个纪录片人所熟悉的,我相信我们每一个纪录片人都可以在国际上获奖,都可以在电视业内获奖。
那是不是说纪录片是一个完全属于大众的电视片种?
我觉得纪录片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带有学术价值的,这一种必须是专业人士来操作。因为这些纪录片是非常耗资金,耗人力的高投入的片种,如果要在学术上有价值,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另外一种呢,就是所谓的下里巴人的纪录片,每一个老百姓都可以拍摄,每一个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都可以拍摄,或者说这是纪录片的大众奖。大众奖就是每一个会照相的人,会使用摄像机的人都能拍摄的,而学术的就必须是专业人士来创作的。
其实,纪录片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是纪录片创作者的扩大化。
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就应该播出两个极点的纪录片
现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也有了专门的纪录片栏目,你认为在这样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的这种栏目中,应当播出什么样的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应当播出两个极点的纪录片。一类是阳春白雪,中国电视人拍摄的画面最美,解说词最到位,音乐最恰当的,高品味的纪录片,代表世界水准的纪录片。还有一种是下里巴人的,就是群众拍摄的纪录片。许多有意思的东西,第一时间的记录者往往不是电视人,例如儿子出生只有家人才能拍到,父亲钓到一条大鱼,只有儿子才能拍到,像这种东西,记录生活原生态的东西应当采用集萃的形式在纪录片栏目中播出。
我觉的纪录片栏目要抓住两极,一种是高屋建瓴的,专业人士的作品,或者说人别人学不来的极品。一种是普通人的创作,那怕是业务水准低,但是内容鲜活的。
纪录片栏目的出现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有很多的片子,但是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把这些片子整合起来,让他们形成系列,如何形成宣传推广推介,让更多的人在纪录片栏目中看到更多的纪录片
你觉得《纪录片》栏目有可能成为中国电视的名牌栏目吗?
纪录片栏目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电视的第一名牌。这种情况在中央电视台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当年中央电视台有两个名牌栏目,一个是新闻联播,另外一个是《动物世界》。动物世界就是纪录片,由于拍得好,大家都喜欢看。
拍摄纪录片就像写小说一样
现在你已经是一个管理者了,那么还有打算做纪录片吗?
有。我在1984年拍过的一个纪录片,是反映北京的第一个个体户的,叫做《陈迎风开店》,这个人我一直在关注他。我会拍摄一些照片,和他保持热线联系,我想把一个人二十年来的变化表现出来一定是很好看的。你看,他先是在北京开饭馆,后来有去比利时开饭馆,现在又回到上海看饭馆,如果能用纪录片的方式表现他的一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拍摄纪录片就应当表现周围的人和事,就想写小说一样,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了解的生活,写自己可以随时记录的生活。例如我现在在拍摄一部纪录片,叫做《窗外》,就是拍摄我家窗外的事情,窗户外边的楼拆了,窗户外边的锅炉房盖起来了,窗户外边卡车出交通事故了,有几个人在乘凉,在踏雪,通过这样一个固定的窗口,就能反映一个时代,一群人的命运。
我一直认为,纪录片是可以不用拉开架式拍摄的,什么直升飞机,军舰全上,那种气吞山河的东西准确的应该是专题片,纪录片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产品,应该反映出个人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