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神州风采     百姓生活     时代楷模     合作单位         



青藏高原党旗红(安徽电视台)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来自江淮大地的中铁四局集团公司的数千名建设者,承担着青藏铁路两个标段100多公里的施工任务,在海拔4700多米的“生命禁区”里,中铁四局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线开展了“青藏高原党旗红”活动,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六大献礼。

  雪水河大桥是青藏铁路五大控制工程之一,这里河岸陡峭,水深长年在十米以上。2001年9月,3号桥墩承台钢模立好后,正准备灌注混凝土,水位突然暴涨,倒流进围堰内。为确保围堰不被冲垮,领工员王鹰等几名共产党员,率先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奋力排险。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险情排除了。通天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今年5月,通天河特大桥2号桥墩基础施工突遇涌水涌沙,同样又是共产党员乔伟、周忠等跳进冰河里奋力抢险,确保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目前,大桥主体工程已建成,工期大大提前。早日建好青藏铁路,代表了沿线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中铁四局建设者的最大心愿。

  只有12个人的工地材料厂,负责整个四局管段100多公里线路的物资供应工作。为了寻找料源,材料厂职工在党员带领下,一直从沱沱河到唐古拉山,翻了20多个山头。

  (同期声):材料厂党支部书记 于金林:“我们当时(2002年3月)来了共4个同志,其中有3个党员。当时这个情况比较艰苦,整个建点、施工搞了以后,我们材料厂还有一大项任务,就是找料源,就是大堆料,一个是石厂,一个是砂厂。当时每天下着雪,一直从沱沱河到唐古拉(山),我们一共翻了20多个山头。每天拿个小锤子,车开不上去了,到上头扒开雪敲石头,找石质。”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他们在“世界屋脊”上建起了高山压不垮、冰雪挡不住的“钢铁运输线”。

  中铁四局16个基层党组织和300多名共产党员,积极投身“青藏高原党旗红”活动。在重点工程、关键岗位共建立“党员先锋岗”128个,“红旗责任区”48个,涌现出6个先进党组织和76名优秀共产党员,带领职工群众,在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上,挑战极限,顽强拼搏,用热血和忠诚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这首青藏铁路建设工人创作的打油诗,是青藏高原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中铁四局党委在开展“青藏高原党旗红”活动中,发挥党员模范作同带动全体职工艰苦拼搏的同时,关心职工生活,不断改善职工的生存条件,在高原上为职工建起了温暖的家。

  (现场电话同期声)护士王华:“我在山上给你们打电话……海拔4700米……天上还在下雪,我在这挺好的,你们就放心啦……”

  这个家在安徽肥西的女护士王华,在青藏高原上第一次给父母通话时,情不自禁地哭了。队伍今年4月份刚上到西藏境内施工时,这个地方不通电话,没有邮局,没有电灯,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远方的亲人们非常挂念。中铁四局青藏铁路工地指挥部党工委决定启用唯一的一部卫星电话,给每个职工每月3分钟时间,与亲人通话。后来,这珍贵的通话被职工们动情地称之为“温情三分钟”。“ 要把职工利益放在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来对待,搞好生活,促进生产。”公司领导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进宿舍,入食堂,时刻把职工的冷暖和健康挂在心上。保暖性能良好的活动板房及帐篷,统一免费为职工发放的军大衣、棉被、皮靴、羽绒服等防寒用品,宿舍配备空调,让职工拥有了“春天般的家”。为建设者们在“生命禁区”里搭起了“生命保护伞”。座座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卡拉ok等把偏僻的青藏高原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连在一起。党团员就地取材,利用业余时间,在驻地建起了“青藏花园”,用山石、画笔装点、美化着这原本荒凉寂寞的生活。甘甜的瓜果,喷香的饭菜,营造出职工大家庭的欢乐和温馨。组织关心职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程的质量和速度都大大提高了。

  (同期声):中铁四局青藏铁路建设党员集体宣誓:“我们宣誓: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决战在高原!建功在高原!立业在高原!奉献在高原!”

  这是安徽台报道的。(王保良 张玉彬 胡善存)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