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神州风采     百姓生活     时代楷模     合作单位         



脊梁(辽宁电视台)


  刘会民,1949年生,1966年入辽宁阜新矿务局机修总厂当工人,日前为机械齿轮分厂厂长。不知疲倦忘我工作,从1979年至1991年,他完成了46年的工作量,多次被评为市、省劳动模范、特等劳动模范、创业英雄、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劳模,而且是全国劳模,你完全可以知道履历表下面附带的材料上将要说些什么,果然一点也不错:

  “刘会民二十多年来争分夺秒地工作,星期天、节假日从不休息,就是生病时也从不休一天工。有一次,他发烧39度多……”

  我将这叠材料扣在桌子上,这些东西太眼熟了。如果这些文字出现在六十年代,一切都情有可缘,因为那个年代人已经被去掉血肉塑造成钢铁,而今天,在这个由网络信息统治的新世纪中,这样的赞美模式,很难让人产生兴趣。那赞美还在继续:

  "刘会民把对家庭对亲人的爱,毫不保留地献给了他的事业。他从来没有陪伴过妻子和孩子上过百货商店,逛过公园。老父亲开出租车被歹徒劫持,他一天也没停工,母亲病重直到去世,他一天也没陪过……"

  看到这,我心平气和地将材料收好,又心平气和地坐在那儿,我已决定,采访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知道这个名叫刘会民的人是怎样把他对家庭对亲人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他的事业的--此时,我几乎忘了,我来的目的是要歌颂他的。

  我终于站在刘会民的车间了。

  今天是周六,按说厂子应该休息,但厂门里贴着张告示,说是春天到了该打扫卫生了,请大家自觉献工一天。我愣了一下,但很快释然,生活在劳模身边,加班也是正常的。

  车间真大,仿佛置身于一座大体育馆。迎面呼啸而来的是车间里巨大的轰鸣声,所有的车床都开动着,人们都在忙碌着,没人过来和我搭话。这很好,我想独自和刘会民见面。

  我在车间里四处搜索,这很像商业间谍。这时,我看到墙上有张红纸写的通告,就站住了。

  罚款通知:

  周一上午厂安监处进行安全巡视,发现车工王树生带手套作业,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罚款100元。

  红纸的下面,一位中年铣工正低头干活。我过去,没话找话地跟他套近乎:"师傅,忙着,听说你们的厂长是劳模,一定挺能干的吧?"

  "那当然啦,那还不是一般的能干,他太能干了,没看过像他那么干的。不瞒你说,他那个劳模是凭本事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让人服,可咱学不了他。"

  "为什么呢?"

  "你瞧吧,"那位铣工手一指,"瞧见墙那边8台机床了吧,那是得8个人干的活,他一个人就干了,而且一干就是12年。咱行吗,咱不行。我觉得咱这厂长是铁人,换个人都得累趴下。你瞧别的车间都冷冷清清的,就咱这车间热火朝天的……"我忙举手"等等,等等",我跑出门去,果然别的车间无声无息,铁将军把门--我跑回来,一直冲到中年人面前,接着说,“为什么你这里热火朝天?”

  "因为咱们的产品有市场,能开支,发奖金,有活可干。他们别的车间已经好几个月没开工资了。为啥我们跟他们不一样,因为我们有个好厂长叫刘会民。你瞧瞧对面那个分厂,就隔一个走廊,嗨,两个世界。"

  我觉得眼前这位高个大汉说得挺让我惊奇,于是决定继续套近乎。"师傅,您讲话挺实在的,您贵姓啊?"

  那位挺实在的师傅手一指墙上的罚款通知,"我的姓名在那上头呢。"

  我大愕,又大笑。"原来是你呀,怎么你被罚了还夸厂长好。"

  "这是两回事,再说违反规定受罚也是应该的,不然记不住这教训。"

  "你来了,楼上坐吧。"

  我回过头来,看见身后站着一位驼背,瘦削的小老头,一身的油渍工作服,两手的黑油,他在冲我笑时,我注意到他的下牙床只剩下两颗牙了。

  "这是我们的刘厂长。"旁边有人介绍说。

  重新打量

  刘会民只是憨憨地笑,他的笑容甚至很腼腆,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气宇轩昂的创业英雄的高大形象。刘会民不和我握手,说他手脏,然后开始从口袋里掏钥匙,"你到办公室吧,那干净。"我摇头,看得出他真地很忙,刚说完第二句话,人已经走到车间深处看机床去了。

  "你不要指望他坐下来和你唠,他没时间。"阜新市总工会副主席宋大光后来这样对我说,他说这话时目光是潮湿的。"说心里话,对于刘会民这么干法,许多人都没法理解,每天早上7点前准时到厂,晚上10点以后回家,都到了什么程度!父亲失踪,他安排亲属去找,中午安排完,下午上班了;母亲去世,给母亲穿好寿衣送到太平房,下午又上班了。"

  "他母亲火化那天,他心情不好跌了一跤,结果膀胱出血,自己悄悄上医院,大夫给安了个输尿袋并开了病假,他把输尿袋往裤兜 ?一揣,又上班了。后来因为天冷,输尿袋冻裂了,大家才知道怎么回事,硬送到医院,大夫瞅他半天才说:"这人精神不太正常吧。"

  我在车间门口堵住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工人,直截了当地与他聊起刘会民。老人站下,"刘厂长,俩特点,一能干,二不贪。别人说他这么玩命地干是为了钱,姑娘,你可知道他家在当地可是富户,他父亲开汽车修理厂,几个儿子全不缺钱花。对了,你瞧瞧。"老人带我走到车间角落里,那有一块黑板,公布着工人每月的工资和奖金。"刘厂长每月只拿30元奖金,最少,人家都叫他老30,工人每月最少也百元以上,其实他干的活最多,可他就拿这些。"

  "刘会民属于那种傻了巴叽地干,缺心眼地干的人。"有人补充道。"不对呀",老人显然很激动,"共产党的干部要是多些这样傻了巴叽的人就好啦,咱国家的事也就好办了。"

  这时,我意识到,尽管材料中的介绍文字有点模式化,但刘会民这个人物的确是个时代弄潮人,他懂管理,还是位高级工人技师。刘会民担任分厂厂长时,分厂亏损达数十万元,刘会民上任后,首先改革管理模式,把分厂的二级管理改为一级管理,取消了工段,减少中间环节,同时改变用人模式,要求管理人员一职多能,工人不分全民集体同工同酬。之后又改变了分配体制,实行效益工资,上不封顶下保底。在开拓市场方面,他提出"以诚相待,全方位服务"的经营战略,靠信誉、技术质量赢得用户。

  市烧结砖厂的挤砖机齿机坏了,一般工厂干不了,如不及时修好,砖厂就得停炉,按常规生产这个部件最快也需一周时间,刘会民接此项目,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昼夜奋战,一天半的时间就拿下这个精度高规格严的机件,还差几个小时就要被迫停窖的砖厂避免了5万元的停窖损失。刘会民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实践最终形成别的分厂四下揽活也没米下锅,而他们厂不用外出揽活而用户源源不断的竞争实力。

  再次走近

  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女人支持着,我很想见见他的奉献精神更高的妻子。据说刘在家油瓶子倒了也不扶,和这样的劳模生活一辈子,幸福吗。

  刘会民的妻子站在我面前,她出乎意外的年轻、漂亮,全然没有我想像的含辛茹苦的感觉。

  他们的家很漂亮,简单装修过,刘的妻子正在包饺子,她说老刘爱吃这口。

  我有一个最后的问题:"刘厂长对家里人好吗,对父母好吗。"

  "那是个孝子,出了名的孝子,别看他白天在厂子里,晚上回来就守在他妈的床边跟他妈说话,他妈想吃什么马上让我去买,他说老人在世时对老人好才是真的,死了哭是假的。他说他这么干也是父母教他这么做的,父母说一个大男人,干一件事就干好,不然就别干。"

  我去工厂与刘会民告别,他正趴在机床上拧螺丝,他的背影看上去一点也不高大,陪我去的宋大光停下步子,眼睛转向别处,我再三问他怎么啦,他半晌才说:"刘会民这样干,太苦太累了,我担心他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得累死。"

  我终于问了那句我最想问的话:"刘厂长,你这么做为了什么?"

  "我们工人得穿上衣吃上饭。"

  那天风沙很大,我回头张望,刘会民已不再站在门口,他不喜欢寒喧,他又回到机床边了。我突然想起他儿子小时候的一篇作文。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人人敬佩的劳动模范,但我却见不到他……”

  (辽宁电视台 记者 清丽)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