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精彩报道     主创人员         



宁夏篇:扶贫移民使宁夏四十万人口脱贫


  宁夏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红寺堡开发区,在短短4年内,投入资金两亿元,开发配套土地24万亩,集中安置贫困山区移民14万人。昔日荒漠已成为阡陌纵横、草木葱蓉的移民新区。

  记者来到红寺堡开发区采访时了解到,红寺堡开发区所属的红寺堡镇梨花村,三年前这个村的132户农民从大山深处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这里,短短三年过去了,在当地多级党政干部的引导下,村民用勤劳的双手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均纯收入从最初的不足一百元发展到今天的近千元。

  1999年兰风秀响应政府号召,搬迁到了红寺堡开发区,初到这里,当地政府不仅为每人补贴近千元的安家费,还帮兰风秀一家盖起了新房。在移民开发区干部的引导下,兰风秀决定通过养羊改变自己的生活。他筹集资金1200元,买进了三只小尾寒羊,当年把产下的羊羔卖出就收入2400元。村民兰风秀说:搬到这里,一年比一年好,从我这个家庭来说,去年收入都过万元,我家人均两千元,养羊收入五、六千元,瓜收入五、六千元,从我来说,非常好。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部分群众的贫困问题,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宁夏成立了红寺堡移民开发区。针对开发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确立了生态移民的发展方向。开发区建立之初,管委会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生态经营性企业落户红寺堡,这样既可以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能起到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开发区内种植的中草药已超过了万亩。

  在红寺堡开发区大河乡碱井村中草药基地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今年这个村共种草药1800亩,仅此一项就为这个村创造了150万元的效益

  全开发区围绕生态移民工程,还大力发展养蚕业及蓄草种植业,使红寺堡开发区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始走向统一。到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实施移民搬迁的方式,已使40余万名居住在西海固山区的群众摆脱贫困,解决了温饱。从今年开始,为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级异地扶贫开发项目,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程也开始启动,这个项目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分批搬迁6500人。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