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拆除是三峡水库库底清理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但是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施工人员在拆除建筑物时却遇到了很多让人们想象不到的困难,那么这些意料之外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在解决过程中又总结出了哪些新的经验呢?
在三峡库区清库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是因为受到地质恶劣条件的影响,所以不能够采用定向爆破的方法。像现在这个很高的烟囱就属于这样的例子。如果采用人工拆除将耗费很多时间,所以现在在万州,他们采用一种很特殊的方法来拆除烟囱,非常快也非常经济.
当问到用什么方法来拆除这个烟囱时,重庆万州区某建筑公司拆除队经理王贵先告诉记者:“我们采取的是最古老的方法,就是说,把烟囱的周缘壁大约五分之三的地方,把木头跟撑煤窑一样把它撑好,撑好以后让它万无一失,然后泼以柴油,再点火一烧,在四十分钟之内,它一燃完自然就倒下来了,挺安全的。”
“这种方式你觉得安全吗?”
“这是最安全的,比定向爆破都安全。”
“不会产生砖头的飞溅?”
“一点没有。”
重庆市万州区移民局局长钟吉鹏说:“最难的难点是我们这个地方的地质状况不是非常好,地质比较脆弱,对有些建筑需要实施爆破和机械拆除的办法,特别是爆破,那么就要考虑地质安全的问题,所以我们正在做技术上的探讨,在和有关技术部门研究这个问题,最终是要采取安全的方式,以加快速度完成工作。”
在三峡沿江各个县城集镇,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拆除建筑物的场面。的确,三峡水库在蓄水之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它的淹没面积中有很多城镇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它的淹没区搬迁人口达到了上百万人。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三峡水库也是规模空前的。由于三峡水库将在2003年底正式蓄水,为了保障航运安全,淹没区成千上万的建筑物一律要进行拆除。原本以为在搬迁工地一定是爆破声接着爆破声、推土机追着推土机的场面,却没有想到这里的工人拆除房屋却是小心翼翼,十分爱惜。
“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厂?”
“这个是重庆三峡柴油机厂。”重庆万州区某建筑公司拆除队黄勇告诉记者。
“这个地方原来就是厂房吧?”“对,对。”
“它有多高啊?”“五楼一底(六层),大概15米左右吧。”
“多少个工人用了几天的时间拆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们用了70多个工人,大约一个半月时间。”
“师傅,你拆这块砖为什么这么小心呢?”
“这砖民房还可以利用一次,再盖成新房”
原来这些拆下来的砖头、瓦片、木料都不是建筑垃圾,而是库区人民继续建设新家园的材料。他们说如果不尽可能地利用好这些材料,不仅在建设中还要花掉一大笔费用,而且重新烧制砖瓦和筹备木料又势必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就连一块块沉重的水泥板也被撬起搬上来再次利用。
清库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有一个施工队今天刚刚在拆除房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让他们觉得只有小心施工才能得以保存的东西。
万州区拆迁工人周昆:“就在这个地方,当时在拆的时候这边这堵墙一掀倒,这几个字就先露了一个字,我们一看这是个什么东西,整个墙一掀倒,它这块匾都出来了。”
“等于是在两个砖的中间有一块匾?”“对,对。”
这块长2.76米宽1.25米重达80余公斤的木匾上精细地刻有当地老人旧时称做“暗八仙”的图案,是吉庆富贵的意思。上面写着“积善余庆”4个大字,意思是一个人常常做好事一定能得到吉庆,当地居民说他们也想用这四个字祝福正夜以继日奋战在清库现场的工人。
万州区拆迁工人周昆:“当时匾上的钉子蛮大,起码有这么长,小心拆下来以后怕它损坏,我们增加了人,从这个地方逐步地用绳子小心往上吊。”
“工人也知道一旦发现什么情况的话马上要小心地保护,是吧?”
“对,对,现在工人一旦发现情况都会小心地保护。”
这块牌匾到底是不是文物还有待专家的鉴定,但是施工人员在拆除房子中所表现出来的文物保护意识却值得人们称赞。万州等著名库区老县在规划建设一条明清式样的古文化街,很多在拆房过程中捡到古董、文物的人都说,不管他们捡到的是一块古砖还是一片古瓦,只要是能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作贡献,他们都将无偿上交文物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