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 西部宣传周     ► 主创人员     ►三峡九问         



会发生长江断航、城镇埋葬的大滑坡


  三峡的历史与地质运动的历史紧密联系,可以说没有几千万年前的地质运动就没有三峡,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三峡工程。但是今天,在三峡工程修建之后,控制地质运动、防治地质灾害就成了保障三峡工程造福于民的重要项目。现在地质灾害防治开展的怎么样?今后还会发生长江断航、城镇埋葬的大滑坡吗?请继续关注今天的《三峡九问》系列报道。

  这里是奉节县安坪乡新的场镇的建设工地,那么这里呢地名叫藕塘,藕是莲藕的藕,塘是池塘的塘,通过这两个字,不难想象这里的地质条件有多么的复杂,同时土层的状况有多么的恶劣,那么现在呢对这里滑坡体的治理正在同新场镇建设一起紧锣密布地进行着。

  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由于外界压力的变化,一些原来相对稳定的山体可能成为活动滑坡体,危及建在上面的城镇的安全。为了保障库区百姓生命和财产,国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地毯式排查,在5300公里的库岸线上发现危险地带2490处。但是,由于高峡两侧人多地少,人们往往不得不在一些有危险的地方安家落户,所以对这些地质灾害隐患要进行严格的工程治理,以保证在蓄水后,这些正在建设和刚刚建成的楼宇能够安然屹立。

  “原来敢不敢在这里盖房子?”

  重庆市奉节县安坪镇居民成经韬:“不敢。”

  “为什么不敢呢?因为滑坡太多了。”

  “滑坡太多了,这儿到处是滑坡是吧?现在呢,现在我看大家都在这儿盖房子。因为现在治滑坡的人多,水泥柱子也打得多。”

  “打得多,所以觉得在这儿盖房子心理上什么感觉?”

  “放心。”

  让居民们感到放心的水泥柱就是抗滑桩,这一排排抗滑桩深深打入山体基岩,固定了正在移动的滑坡。居民成柏书回忆了他家原先由于滑坡移动造成的危险裂缝。

  “裂到什么程度?”

  重庆市奉节县安坪镇居民成柏书:“掉到这个程度。”

  “掉下去了?”

  “掉下去了。”

  “掉了有多大一个缝子呢?”

  “平着塞下一块砖哪。”

  “现在打了这个桩以后,这个房子是不是就不再往下掉,裂缝不再扩大了是吧?”“就减少了嘛,打了抗滑桩裂缝就减少了。”

  施工的过程凝聚了地质专家和建设者们的心血,在治理现场的临时会议室里,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众多部门冒着高温现场办公。像这样的会议在每根抗滑桩的施工全过程中随时要召开,像这样的记录据说每人都已经作了好几本。

  “我们应该迁建的集镇居民和应该负责的各级部门,也在这个过程中 ,在这一段时间内积极配合,按照时间要求,来保证工程质量。”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工地实行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项目负责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在机器声隆隆的施工现场,遍布着将用来填灌混凝土,浇筑抗滑桩的深坑。深坑中大量的泥土、碎石需要靠人工挖出,在雨季,大量地下水时常渗进深坑,给施工带来很大不便。按照设计,这些抗滑桩必须由人工一直打进最深的山体基岩。

  “下边几米了?”

  “二十三米几了。”

  “这个洞设计的要多深呢,这个桩?”

  “二十四米几。”

  “这个机器是是主要是轰炸里面的这个硬石头,这个洞的下面的石头太硬,就只好用这个轰压机,轰散轰碎,轰碎以后,再放炮后把它运上来,反正在就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吧必须要打下去以后才能打深桩,用钢筋扎笼子,扎笼子用混凝土高标号的混凝土要打上来,打上来以后上面就可以填了。”

  “上面再填上土?”

  “填上土。”

  “就等于是它中间是个混凝土的柱子是吧?”

  “对,来挡住上面的滑坡。”

  “一共咱们打了多少根那样的水泥桩呢?”

  重庆市奉节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组长石明星:“173根。”

  “保障了这个整个场镇里边多少人多少户?”

  “整的保证的是200多户,接近1000人。”

  “那么为了这个集镇投资是多少呢,就这一项?”

  “仅滑坡治理1100万。”

  这个一度使人恐惧的滑坡地带,如今却成了当地百姓的新家园,机器声、施工声汇成一曲建设新乐章。在这里,三层高的楼房在抗滑桩的支撑下稳如磐石。可他们却不知道,从地质勘察到方案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地质专家的辛勤指导,为了确定治理方案,地质专家们几年来走遍了这附近的山沟山梁;为了确定抗滑桩的位置和深度,他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勘察、钻探。在巫山县城的下方专家们又耗费2年零4个月开凿了一个深深的隧道,目的是为了准确观察岩层结构、确定治理方案。

  “咱们现在走到多少米深了?”

  “从外面进来110米。”

  “这个洞子一共有多深?”

  “一共是310米。”

  “这个洞会不会产生塌方的现象?”

  “这个洞打的时候一直在塌方。”

  “那也可以说咱们施工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来进行的。”

  “对。”

  “那么打开这个洞以后观察,这个洞的岩石的结构是一个什么样的呢?”

  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副总工程师苏爱军:“整个这个洞子打开过后现在来看它比原来预想的要好一些,就这个整个岩层的层桩大家可以看的就是往北边330度方向倾斜的,大概倾角的话是45度左右,完整性比原来预想的要好一些。”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于永志:“根据这个规划我们这个整个沿江这一带库岸这一块有一个滨江路通过,还有那边(是)污水处理厂,是一些市政设施。要先治理完这个滑坡才能建设刚才我们所规划的市政设施。”

  在三峡库区,投入地质灾害工程处理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总人数达12万,2002年9月1日第一批地质灾害防治已经开工。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总工程师徐开祥:“地质灾害防治呢我们都是按照永久性工程来设计的,这个标准呢就是说服务年限应该是大于50年,50年到100年,也不是说的一般的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完工了以后两年三年或者十年八年就要出问题的,这个请大家放心。”

  那么,在三峡库区已经治理过的危岩、滑坡是否具备长期的稳定性呢?我们的治理工程效果到底如何呢?记者来到了著名的链子崖,它是三峡中稳定性最差的特大型滑坡。以前这里几乎年年有崩塌,到处是碎石,尤其是1030年崩塌的岩石堵塞长江整整21年,这块石碑上记载的就是那次曾经发生的大滑坡。早在葛洲坝水电工程建设时期,这里就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通过对它的治理,为三峡建设者们防治滑坡提供了经验。经过4年多的奋战,一根根几十米长的钢筋混凝土锚锁插入了深层基岩,将滑坡钉在了山体之上。经过山顶上这些白色的卫星定位系统观测,多年来这个原来活动频繁的滑坡体移动不足几毫米,实现了防灾减灾的目的。而链子崖周围也早已柑桔满园、人丁兴旺。

  链子崖所产生的滑坡足以堵塞整个长江航道,现在我们用锚索将整个危岩锁在了它身后的大山上,可以说我们创造了一个用铁链来锁山的奇迹。链子崖危岩治理的成功,也向所有人证明了一点,那就是长江三峡两岸的危岩和滑坡都可以通过人工治理使它化险为夷、安如磐石。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