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 西部宣传周     ► 主创人员     ►三峡九问         



三峡工程拥有巨大的防洪能力(下)


  每年一到汛期,长江中下游的千里干堤都非常紧张,成千上万的人驻守堤防,严阵以待。那么,三峡工程建成之后,长江干堤会不会还那么紧张呢?哪些地区的老百姓因此会受益呢?为了进一步了解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我们的记者决定顺江而下,在今天的《三峡九问》中,我们将为您继续追问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

  跟着今年的洪峰,记者顺水而下,从三峡来到著名的武汉市龙王庙,今年的洪水并不算非常大,但是您现在可以看到,洪水已经漫过滩地,一浪高过一浪地涌到岸上。有记载以来,长江中下游发生了200多次洪水,平均10年一次,在这里的“龙王庙记胜”中,很形象地记载着,“龙王庙地处长江、汉水汇合处,河道狭窄,堤岸陡峻,水急浪高,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水患,汉水未消,江水涨,人家百万水中萍,1931年武汉关水位28.28米,大水冲了龙王庙,汉口溃堤,一片汪洋,惨绝人寰。

  另外,在史料上还记载着,1931年,长江两岸受灾面积5090万亩,受灾人口2855万人,死亡人口超过14万人,中国当时的经济蒙受了惨重的损失。

  在我这里有一张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图,您可以看到,这个紫颜色是规划当中的分蓄洪区,而外层的草绿色是受洪水直接威胁的地区,面积大概是在12.6万平方公里,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武汉市,那么,历史上的大洪水都给武汉市留下了什么痕迹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刚才我们提到的1931年的洪水水位是28.28米,那么人们记忆犹新的1998年的洪水水位是29.43米,到这个位置,历史上记载最大的一次洪水是1954年的洪水,水位是29.73米,到这个位置,您可以看到无论是1998年的洪水,还是1954年的洪水,她们的水位都已经没过了我。

  其实,1931年,1954年,以及1998年的洪水,还都算不上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如果长江流域真的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将不堪设想。那么,修建三峡工程,将有哪些地区会受益呢?带着在三峡没有弄清楚的问题,记者走访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在副总工程师马建华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三峡展览馆。

  “我们知道三峡它是以防洪为主的水利枢纽工程,那么三峡到底是怎么起到防洪作用的呢?”

  马建华:“这是一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总平面布置图,三峡它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它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张地图,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它控制的流域面积有100万平方公里,其防洪作用可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在荆江地区的防洪作用。”

  “哪个地区?就这个地区。”

  马建华:“荆江地区的防洪作用,荆江地区目前比如说荆江大堤,它仅仅靠堤防的防洪标准,只有十年一遇左右,三峡水利枢纽建成以后,它可以使荆江地区的防洪形势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果遇到百年一遇以下的洪水,它可以控制沙市这个位置。‘

  “沙市在这个位置。”

  马建华:“这个位置水位不超过45米,那么荆江分蓄洪区就可以不必再使用,如果碰到像千年一遇(洪水),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蓄,结合荆江分蓄洪区的运用,可以确保荆江大堤以及南岸荆南长江干堤等等的防洪安全。”

  荆江大堤是三峡工程建成后的第一个受益对象。三峡的第二个防洪受益对象主要是城陵矶地区。三峡修建之后,一般的洪水,通过长江河道就可以安全行洪,这里的分洪区根本不必使用,老百姓也不用再背井离乡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洪水损失。

  马建华:“第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对武汉地区的防洪作用。”

  “三峡对武汉我看这个距离很远,怎么会对武汉地区的防洪也产生作用呢?”

  马建华:“它的防洪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三峡水利枢纽有效地控制上游的洪水,确保了荆江两岸防洪安全,就可以避免如果碰到特大洪水,万一荆江大堤溃决,洪水居高临下,超捷径,直取武汉,避免这种威胁。”

  听着、听着,记者突然发现了马建华逻辑上,好象出现了一个错误。因为长江最小的洪水也要有1000多亿立方米,只有300多亿立方米库容的三峡工程怎么可能阻挡住长江洪水呢?难道马建华的看法真的存在错误吗?

  马建华:“这个问题,我想以下游荆江河段作为一个代表加以说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是“蓄泄兼收,以泄为主”,首先要充分发挥河道下游的泄洪能力,超过河道下游泄洪能力这一部分洪水,才需要动用三峡水库加以拦蓄。我可以画一张图,把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在这张洪水过程示意图中,横坐标是时间,用“t”表示,纵坐标表示洪水每秒种的来水量,用“q”表示,洪水的过程是一个抛物线,荆江河道的安全下泄能力是每秒种5万6千7百亿立方米,因此在这条红线以下的洪水,可以通过长江河道安全下泻。只有超过这条红线的水量才有必要动用三峡的防洪库容。有记载以来,1954年是长江爆发的最大一次洪水,因此长江的防洪目标就定格在了1954年。

  马建华:“1954年的洪水,如果要保证荆江地区,下游的荆江地区,沙市的控制水位不超过45米的话,需要三峡水库拦蓄洪水的时间一共是14天,那么在这14天里边,通过上游来的洪水总量是770亿立方米,其中有695亿立方米可以通过下游河道安全下泄,那么蓄在水库了水量只有95亿立方米,大部分水量是通过河道安全下泄。”

  马建华说,通过三峡的拦蓄作用,当长江爆发百年一遇的洪水,三峡最高水位是166.7米,当爆发千年一遇的洪水,三峡水库蓄水位是175米,如果遇到万年一遇的洪水,三峡水库蓄水位是180.4米左右,换句话,高程185米的三峡工程完全可以抵挡万年一遇的洪水。那么,如果1954年的特大洪水再次发生,三峡工程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仲志文:“对于1954年洪水,如果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可以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淹没范围,这是一张1954年洪水防洪形势图,图中蓝的是1954年洪水的淹没范围,如果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淹没范围就是图中带斜杠的。”

  “带斜杠的这些地方,是吧?这个看起来比1954年淹没的面积要少多了。”

  “对,大概减少150到200万亩。”

  “受灾的人口也减少了不少。”

  “对。”

  此外,根据1992年价格水平计算,三峡工程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是22亿—25.2亿元。此外,间接效益还包括避免因为大堤溃决而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避免灾区的生态和环境恶化,疾病流行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显著的效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计算的。通过记者的一路追问,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可以无可置疑地得出一个结论:三峡工程拥有巨大的防洪作用。

  马建华说的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千年一遇,只是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洪水概率值的习惯说法,每一个概率值都对应着相应的洪水流量。比如十年一遇的洪水流量是_每秒种七万立方米,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是每秒种8万3千7百立方米,千年一遇的洪水流量是每秒种9万8千8百立方米。因此,百年一遇的洪水并不是说一百年遇到一次的洪水。事实上,只要洪水流量达到了8万3千7百立方米,就可以认为这是百年一遇的洪水了。(下列表格做特技)

  洪水概率值 洪水流量(立方米/秒)

  十年一遇的洪水 70000

  百年一遇的洪水 83700

  千年一遇的洪水 98800

  编辑《三峡九问》系列报道手记

  《第三集:三问三峡的防洪能力》编辑手记

  一、暗线和明线互相渗透的线索

  《防洪》一集的线索,包括两条,

  第一条是明线。当天正在通过三峡工程的洪水,将第一部分记者在三峡的采访,第二部分记者在龙王庙的采访,第三部分记者在三峡展览管的采访,串联起来。

  此外,记者将洪峰比做是一头即将被驯服的猛兽(洪水猛兽),先是在上个世界的无情肆虐,其次中国的治水人现在就是要通过三峡工程紧紧地扼住这头怪兽的咽喉,但是能扼住吗?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吗?

  第二条线索是记者自身,因此要强调记者的存在,强调记者在整个调查采访过程中能动性。

  第三条是暗线,围绕主题:“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记者在不同的层次(段落)处,从不同角度,对这句话进行质疑,被采访对象的回答只是不断地打消了记者在某一个方面的疑问。

  在第一部分,记者提出的疑问是,三峡的防洪库容到底有多大?泥沙会不会减少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

  在第二部分,记者提出的疑问是,三峡建成之后,到底能够保护多大面积,保护多少人口呢?三峡的防洪能力到底有多大?三峡工程的防洪库容只有221.5亿立方米,能抵御任何一次洪水吗?为什么说,三峡的是长江流域防洪的关键性工程呢?

  在第三部分,三峡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是否意味着修了三峡之后,就不用在别的的防洪措施了?(客观地看待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

  二、时间和空间互相交织的三个过程

  我们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最主要的是空间上的过程。空间上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三峡大坝的倒流明渠处,第二个环节是在武汉市龙王庙处,第三个环节是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三峡展览馆处,。

  其次是时间上过程,三峡建成之前的1931年,1954年,1998年三次大洪水,三峡建成之后,如果再遇到1998年的洪水,三峡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再次是人物上的过程,郑守仁——老一代的治水人,马建华——中年一代的治水人,仲志文——年轻一代的治水人。三个人物依次出现,反映了长江防洪问题始终牵挂着水利人的心。

  三、洪水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是傍水而生,文明因水而起,人类的发展和大江大河有着密切关系,但是

  长江流域日益发达的社会经济状况,和长江流域容易形成洪水的矛盾,这种矛盾几千来,我们基本上只能逆来顺受,被动地防洪,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条件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建成可以从基本上扭转这种局面。

  四、郑守仁、马建华、仲志文的人物性格

  三代治水人,三个长江人,他们对长江洪水的研究在中国是佼佼者,他们参与了长江流域的,包括三峡工程的治理和开发,他们都从不同角度

  五、利用叙事的前后顺序以及具体语言的设计,制造悬念

  悬念的制造方法是:

  A、采用时间跨度较大的预叙或倒叙等手法。

  B、在记者出镜和解说词中,给出现场事件发展的阶段性结果,却把原因交代滞后这种方式。“现场报道”通过设置这些小悬念,使情节并不曲折的故事显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六、有时,节目中的信息量太大,让人看起来,比较累,此时,就应该往节目中注水,稀释节目的信息量。注水的方法:多弄一些现场音响,多弄一些抒情的内容,多弄一些示意图,多弄一些歌声,多弄一些三维动画,多弄一些比喻,拟人,夸张等等的修辞方法。

  七、电视界存在太多的“伪现场报道”。

  八、“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可以帮助记者增强“现场感”。

  九、现场报道的记者应该培养自己的“现场报道思维”。用“这种思维”指导每一次“现场报道”的实践,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学习“现场报道”的方法,探讨“现场报道”的理论,根本上还是要用在每一次具体的实践上。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做片子的时候,不可能将每一个方法都考虑一边,往往是一种朦胧的意识在趋势记者立即作出判断,选择出镜地点,决定采访内容等,这种意识,对于“现场报道”来说,就是一种“现场报道”的思维方法。

  十、一种错误的“现场报道”认识

  关于“现场报道”的成熟理论,眼下还没有,但是电视界,以“现场报道”命名的栏目,却像雨后春笋一样,目前来看,实践界基本上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对于“现场报道”的错误认识。至少我们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认为,目前的电视界,可能存在着一种错误的“现场报道”思维方法。这种错误的思维方法主要表现在“现场报道”的模式错误使用上。这种模式基本是“记者出镜+解说+采访”。

  因此,为了实现这种“现场报道”的模式,很多出镜记者认为,在节目的开头出个镜,顶多在节目的结尾再出个镜,其他的只需要按照传统的新闻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就行了。从本质上讲,这是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在制作内容丰富的“现场报道”。事实上,这种模式的“现场报道”在电视界是最常见的。

  “形式决定内容”的方法决定了出镜记者将“现场报道”简单化了。我们接触过很多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他们认为应该给这个新闻装一个“出镜”,根据这个形式,他们已经把这段出镜的位置放好了,或者放在节目的开头,或者是节目的结尾,在根据这个位置决定自己出镜的内容,这是一种典型的根据节目的形式决定节目内容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为,从节目形态上,由形式决定内容的模式方便记者把握。操作起来,也相对简单一些。

  我们认为,“记者出镜+解说+采访”固然是现场报道的模式。但是,绝对不是唯一的模式,如果坚持这种模式,将有可能将“现场报道”引入歧途。

  我们认为,在新闻现场,记者首先要努力发现,什么地方,最有现场感,记者说什么最有利于节目内容的表达,作出这些决定之后,记者在考虑这个出镜的内容放在节目的什么地方,是放在开头,还是结尾,或者是任意一个位置。

  记者出镜的次数由新闻的现场感决定的,如果这个新闻的现场感强,可能记者要出3、4次镜,甚至更多,直到整个新闻就是记者的出镜报道,根据内容决定记者出镜的次数,而不是根据“现场报道”的模式认为,一个“现场报道”,记者只需要出一、两镜就足够了。

  当然,当出镜记者在现场,从节目内容出发,考虑出镜内容的时候,也要不断地参考节目的形式,因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作用与内容,但是从根本上,记者在现场,思维的出发点首先是内容,首先是着力发现现场,随后,再考虑这个现场用在用在什么位置。

  我们认为,出镜记者应该,尽早扭转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错误的思维习惯,虽然一开始,有点难,但是总比沿着错误的习惯,越走越远要好得多。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