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货物吞吐量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港,浙江省宁波市现在正积极筹备跨越宽阔的杭州湾,兴建一座不经杭州、直达上海的跨海大桥,将以宁波为代表的浙江东北沿海地区至上海的陆路时间,由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
这座跨海大桥长达40公里,投资近百亿元人民币。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陈国强对记者说:“我们有把握在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行前两年建成。如果中国申博成功,我预计,经济发展迅速的长江三角洲,未来将因上海世博会结成一个联系更为紧密的‘世博圈’。”
眼下,国际展览局考察团正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对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记者走出上海,采访浙江、江苏两省,亲身感受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人民同上海市民一样,对世博会来到中国充满了渴望和期盼。虽然此届世博会举办权今年底才能最终见分晓,但这些城市早已开始思考自身与上海世博会的关系,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共建“世博圈”的美好设想。
江苏省无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强明威说:“从中国申博伊始,我们就没有把世博会仅看作上海一家的事。申博,是全中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人民共同的心愿和责任,如果获得举办权,也是我们共同的资源和发展良机。我相信,凭中国的综合国力、上海出众的会展举办能力和全中国人民的齐心合力,申博一定会成功。”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1%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汇聚了中国6%的人口和近20%的国内生产总值,堪称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理所当然,长江三角洲城市共建“世博圈”的设想,首先围绕旅游、会展、物流、建筑、商贸、城市规划和建设等领域开展经济合作,探求共同发展。
去年,来上海的近6500万人次外地游客中,55%来自江苏、浙江两省;而江浙两省的国内游客中,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上海,两省的海外游客也大多从上海入境。上海的现代都市游和周边秀美的江南风光游,已水乳交融,谁也离不开谁。因此,两省一市旅游界人士提出了借世博会共建江浙沪旅游区的建议:成立长江三角洲城市世博会旅游联络组,让持有世博会门票的海内外游客同时到三角洲城市旅游。这一方面可以扩展和丰富世博会的内涵,另一方面让上海周边城市更多地接受世博会的辐射。
68岁的杭州市民郑继英老先生对记者说:“我梦想着到上海世博会上把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看个够,也欢迎世博会的海外游客来我们西湖看看。希望世博会的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能在中外交流中得到更广泛的扩散和传播。”
除了旅游,长江三角洲城市更迫切地希望借世博会这一世界最高水平的博览盛会,通过高起点的国际合作,大力发展新兴的会展业。面对这一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和最富经济活力的产业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市分会副会长李虹大胆预计,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会和德国的慕尼黑、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和科隆等城市一样,成为亚洲最大的会展城市群;上海将因举办世博会建成亚洲最大的展览馆群,成为中国会展经济的中心。
去年,江苏省省会南京借举办世界华商大会之机,建成了国际展览中心,继而提出长期举办全国性的品牌展会,带动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浙江省从2000年起恢复了源于1929年的杭州西湖博览会,并计划今明两年新竣工4家会展场馆,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黄震方认为,会展经济具有消费能力高、停留时间长、团队规模大、综合赢利好、行业互动强的综合优势,今后5-10年,已具备较强经济基础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完全可将会展业定为动力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江浙沪经济向更高层次整体推进。
诞生150年、但举办权一直是发达国家“专利”的世博会,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热门话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秘书长朱晓明认为,长江三角洲城市提出的共建“世博圈”的美好设想,无疑反映出世博会正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找到旺盛的生命活力,如果中国获得举办权,世博会“欢聚、沟通、展示、合作”的理念一定可以得以全面实现。同时,“世博圈”的设想也是全中国人民全力支持申博的具体表现,上海世博会拥有最可靠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
江南三月,虽然还有些春寒料峭,但草长莺飞,生命的旺季已在萌芽。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三香广场、在浙江省绍兴市的府山广场,记者看到中国申博的醒目招牌,许多偶然相逢的市民都情不自禁地聚在一起,在招牌前合影留念。曾当过丝绸女工的尹水英对记者说:“我们盼望在中国举办世博会,因为我们希望通过世博会,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吴宇 石永红 章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