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国产抗艾滋病药上市 治疗费用将大幅降低

央视国际 (2002年10月26日 13:33)


  央视国际消息(新闻30分)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实行快速审批制度,最近已批准一批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上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了齐多夫定、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奈韦拉平上市,分别在东北制药总厂和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这4种抗艾滋病病毒的药品是国际认可的治疗艾滋病的有效疗法“鸡尾酒疗法”中的重要药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程序不减少,标准不降低,确保安全,质量可控的前提下,对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申报采取快速审批这样的一个措施,就提出了凡是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申报,都安排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所谓“第一时间”就是指该类的品种申报的时候,不论哪一个环节,都要暂时把其他品种的审查搁置,先期完成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审批。”

  据了解,我国目前推荐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有三种基本治疗方案,包括五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四种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上市可以使其中两套方案完全国产化。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仍然没有一种可以治愈艾滋病的方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俗称“鸡尾酒疗法”,这种方法在我国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鸡尾酒疗法”是采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的一种方法。艾滋病患者由于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高速复制,导致机体免疫力被破坏,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例如霉菌感染、淋巴瘤等。我国目前对大多数艾滋病病人进行对症治疗、抗机会感染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自1999年以来,北京地坛医院采用“鸡尾酒疗法”对艾滋病病人进行跟踪治疗,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治疗与关怀室主任张福杰:“我们给病人进行‘鸡尾酒疗法’治疗以来呢,年龄最小的病人是8岁,最大的是65岁,在这么一个广大的一个区域的年龄段之内,能够坚持服药的病人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具体来说,病人经过大约3到4个月的治疗,他们在血浆中的病毒,可以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另外,我们还发现经过一年左右的治疗,这些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上升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平均能够上升到170到200左右,这些病人由于他的免疫功能,也就是刚才说的T4淋巴细胞的上涨,他抗机会性感染的能力大大增强了,这些病人又能够重返社会,能够基本上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

  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近100万人,但目前接受“鸡尾酒疗法”的患者为数甚少,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治疗费用过于昂贵。

  过去,接受“鸡尾酒疗法”的病人每人每年仅药费就需要支付11到15万元,虽经我国政府与国外药厂谈判,目前已使“鸡尾酒疗法”的抗病毒药物大幅降价,每人每年的治疗费用仍需3到4万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治疗与关怀室主任张福杰:“据我们初步的了解呢,我们国家目前能够自费买药接受‘鸡尾酒疗法’的人在上半年大概约有200多人,我们认为现在接受治疗的人数和我们国家实际的发病的人数之间的差距太巨大了。制约着病人接受治疗的关键的因素,我们认为这个‘瓶颈’是在药物的价格,尽管抗病毒的药物(价格)现在已经有了大幅的下降,但是目前,每个人一年的费用差不多(因为)不同的疗法,大概要3到5万人民币,所以说,目前这个价格是最关键的因素。”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我国各医药制药企业对“鸡尾酒疗法”的各种药物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开发,使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药品达到了与国外同类品种相同的质量标准,保证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其价格大大低于进口药品。有些企业还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已具有了年产50万人份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能力。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亮:“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原料药的成本,我们公司研发并生产了系列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原料药,自1999年开始就大量出口到国外,具有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我们生产的抗艾滋病病毒成药完全使用我们自己的原料药,因此价格可以大大低于进口药品的价格,上市后仅为他们的十分之一左右,估计每个艾滋病病人每年的花费约为人民币3000到5000元。”

  据了解,我国还有一批医药生产企业在积极开发国产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 随着我国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逐步国产化,将使更多的艾滋病病人得到治疗。

责编:慕泉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