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医保不拒绝艾滋病

央视国际 (2002年12月01日 14:45)

  新华社广州12月1日电 提起艾滋病可能会令很多人掩鼻而走,迫于社会的压力,艾滋病患者总是宁愿病死而不愿暴露身份享受医保。记者日前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获悉,艾滋病人阿健(化名)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勇敢地站出来向社保部门申请援助,成为这家医院接收的众多艾滋病中第一个勇于公布个人病情、争取社保援助的艾滋病病人。

  雪上加霜染艾滋病毒

  阿健出生6个月就被诊断患血友病,注定了他一生将必须靠别人的血液生活,38岁的他输血的日子长达37年零6个月。他也是因输血感染上艾滋病的。

  因为长期输血和失血,阿健两侧膝盖以下的关节、小腿和足部、脚趾都已变形萎缩。以前靠输全血维持生命时,并发的铁元素沉积导致身体内多个器官受损,肝脏和脾脏因处于活跃和疲劳状态而引发肿大。

  虽然有公费医疗的保障,但光靠阿健父母每月几百元的退休金很难应付输血和出血治疗的自付部分费用,年逾古稀的两位老人不得不拖着年迈的身体出外打工,还得时常向亲朋好友借钱维持医疗费开支。

  然而阿健的不幸并没有停止。今年1月,阿健因肺炎复发住进了医院,使用了高级抗菌素,病情还是很难控制,医生感到有输血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他被要求做相关检测。几天后一张写有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检测结果无情地送到了阿健的病床前。

  三度转院感受冷暖

  “感染上艾滋病是不幸的,可更让我心寒的是,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冷漠。”染上艾滋病的将近一年里,虚弱的阿健无奈地转了三次医院,饱尝了人情冷暖。

  接到诊断书时,阿健说,他只感到脑袋里嗡嗡作响。“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为什么不幸总是降临到我?”可还没等他缓过劲来,就听到主管医生在医院走廊里大声地打电话向医务科汇报:“我们科发现一个艾滋病人!现在已得到证实!”随后,这家医院当即对阿健停药、拔针,并要求他立即出院。

  出院几个星期后,肺炎加重了,阿健又不得不住进了另一家医院。打吊针时,阿健向医生坦承了自己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可得到的是医生劈头盖脸的一句严厉批评:“为什么不早说?!”护士急忙拉上帘子把阿健隔离开,同时要求他立即转院。

  “如果我不说我染有艾滋病毒,我感到很不道德;可当我告诉医生实情后,自己却又遭到了不道德的回应。”阿健是被轮椅推出医院的。

  他又一次转院了,这回终于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他碰到了一些像亲人一样对待他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竭力通过各种途径为他争取一些厂家免费提供的药物治疗。“这里的医生让我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说。

  医保不拒绝艾滋病

  去年年底,阿健就勇敢地参加了医保。广州市社保局有关负责人也指出,医保不拒绝艾滋病人,只要在治疗中(包括并发症)使用《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都可以报销,每次住院的封顶线为23万元。

  医保不对艾滋病人说“不”,无疑是个好信息,可据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介绍,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障碍,最大的障碍在于一些新特药没有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病人无法享受到医保。

  如阿健向当地社保局申请了“鸡尾酒”药物治疗,这种由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的抗艾滋病治疗被公认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疗法,但这种抗艾滋病的新药没有列入医保基本药物目录。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蔡卫平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艾滋病病人免疫系统被侵犯后,他们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时很难控制,要大量使用高级抗菌素,因而艾滋病本身的治疗比并发症治疗经济合算。如何使艾滋病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是值得人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陈冀)

责编:杨洁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广东不禁艾滋病人结婚专家建议最好不生孩子(2002/12/01/ 13:31)
  • 世界艾滋病日:一名菲律宾患者的故事(2002/12/01/ 12:33)
  •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宣传预防艾滋病(2002/12/01/ 12:29)
  • 防范艾滋病的最好方法:远离毒品 洁身自好(2002/12/01/ 12:27)
  • 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何大一对话 (2002/12/01/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