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两会前瞻]授下岗职工以“渔” 助其再就业
——[CCTV.com两会前瞻]系列报道之下岗职工再就业篇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26日 09:40)

  [网上调查]2004年两会即将召开,您最关心哪些问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CCTV.com综合消息:2004年被称为国企改革年,国企改革越充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需求越迫切。对于有就业愿望的下岗职工而言,他们不仅希望政府多多提供再就业的机会,而且希望政府帮助他们增强再就业的本领。下岗职工的愿望与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4年工作重点里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相互促进”。

  “授之以鱼”未若“授之以渔”

  夜色匆匆,人影绰绰,长安街上渗出了这个夏季少有的清凉。“每次干完活回家,我心里其实挺踏实的,毕竟自己还算有份工作。”杨永珍满脸疲惫却又挂着一丝微笑,也许,对于大多数“四零五零”的下岗女工来说,有份微薄得能以维系简单生活的工作已经很知足了。“现在的用人单位都要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其实我们什么苦活累活不能干?不就是年龄大点儿吗?”些许埋怨,些许憧憬,瘦削的杨永珍渐渐隐入高大的家属楼中。


  下岗后的杨永珍曾尝试推着车去卖盒饭,也跑过无数家用人单位,可都被现实的“门槛”无情地阻挡在外。“去我们小区的市场卖盒饭,还没卖钱呢,就先让你交20块的场地费。我一天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啊!”而现在她成了一名“宴会嫂”,每有宴会开席,她和姐妹们便光彩照人地穿梭于餐桌与走廊之间。“这几小时站下来,别说腰疼了,连头都疼……可我们还是要微笑啊。人家吃饭,还不就图个舒心吗?”→ 《“在”就业的宴会嫂》

  2004年被称为国企改革年,随着国企改革越充分,下岗职工的数量也会增加,将会有更多的杨永珍们在不惑之年要重新寻找工作。当再就业之路不可避免时,杨永珍们更为关心的是如何能让自己的再就业本钱更厚实一些?所幸的是,政府也已察觉到此点,因而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的工作重点里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相互促进”。要“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努力做好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在“2004年将实施培训10万新技师计划,组织实施400万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30万人员的创业培训,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规模增长20%”。→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4年工作重点》


  一方面是在政策中强调“培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对培训的投入,这对于再就业人员而言是更实在的“优惠”。2003年,中央财政对就业工作的总投入为147亿,其中有37亿用于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险补贴。相信2004年在这方面的支出不会更低。由于4050下岗职工并非一个长期性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横在面前的两大现实令他们颇为尴尬:技术水平较低,长期从事简单劳动,社会就业门槛相对较高;年龄结构偏大。因此政府加强培训的投资和引导,将为这些下岗再就业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也令他们的再就业之路走得更为自信和顺畅。

  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未若授之以渔。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确定了今年我国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而要达到“500万”的再就业目标,“授之以渔”是必然的。

  与失业并轨 下岗概念将淡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宣布,国家将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这标志着,三年后,国企职工如果失去工作岗位将不再列入下岗范围而直接进入失业保险范围。

  央视特约评论员陆建华先生在《央视论坛》的访谈中也提出“2004年下岗概念将会淡化”的观点,下岗与失业并轨就以为着下岗职工将尽早进入到失业状态,而后,国家的失业保险机制就可以覆盖在他们身上,社会也将启动再就业机制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指出,到去年12月底,全国已有广东、浙江、江苏、上海、辽宁、北京等10多个省份在全国率先撤消再就业服务中心,实现了从下岗职工领取基本生活费向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过渡。目前,全国月均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达到400多万。在今后的三年时间里,国家将一方面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重点,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目标责任、推行小额担保贷款等措施帮助国企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另一方面,国家还将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切实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障。

  与此同时,200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时也提出要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强调要“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字也表明,到2003年底,我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260万人,比上年底减少150万人。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为195万人,他们基本上都能够领到基本生活费并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到去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37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19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415万人,比上年底减少25万人。

  下岗再就业要靠谁?


  北京市西城区的陈燕是一位下岗职工,刚开始找了许多工作,但都因文凭的门槛而被拒绝。婆婆瘫痪在床,孩子要上小学,一家人依赖于203元失业救济金的困境迫使陈燕不得不另寻出路。陈燕会蹬缝纫机,于是办了个社区服务网点的证,开始只有些拆洗缝补的活,后来逐渐增加小时工的项目,替人做饭、照顾老人、接送孩子……,服务队伍也逐渐扩大,现在发展成了30多人规模的家政公司,公司员工都是“下岗的兄弟姐妹”。→ 《就业靠谁》

  1991年,郑书玲从服装厂下岗。面对上有婆母住院,下有女儿上学,丈夫单位不景气,每月只拿30块钱生活费的巨大压力,她没有绝望。在朋友建议下,她租了个门面,白手起家,开办“小天地酒家”,开始了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次创业。生意日渐红火,小天地也由最初的一个不起眼的小门面发展成了三家连锁店。苦心经营十年之后,郑书玲又做出了转行的决定。2002年春天,在西安,一家集娱乐、休闲、保健、商务洽谈于一体的“小天地咖啡语茶休闲庭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老板正是郑书玲。→ 《郑书玲和她的小天地》

  尽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2004年工作重点中明确列出:要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有效控制失业率过快增长。但仅仅依靠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来完全解决再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陈燕与郑书玲都曾面临过下岗后的困难,但他们并没有绝望,也没有依赖于或是等待着政府的救助,他们自主积极地寻找着择业与创业的空间,用汗水和智慧为自己的人生抹去了灰暗。下岗再就业究竟要靠谁?简而言之,一靠政府的政策,二靠个人的努力。200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将“组织实施400万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但培训只是一根橄榄枝,下岗职工要重新走上就业岗位,还需要个人的积极主动和努力。

  编后:央视《当代工人》栏目曾就北京社区里的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41份问卷都是由普通老百姓来回答,在社区里面,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调查显示,家庭最需要的社区服务内容分别为:照顾老人37%,废品回收47%,小家电维修47%,家庭卫生服务45%;对于每周愿意拿多少钱请人来做家政服务,43.7%的人选择20块钱以下。40.6%的人选择付出20到30块钱;89%的人认为社区里需要专门人员来从事早餐工程;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社区里需要新的小超市或便利商店;75.7%的人认为做家政服务的月收入平均标准在500-1000元。根据这份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推论,如果要求不高,再就业在社区里面就可以解决。

  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再就业问题已被国家列为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这说明政府对此是高度重视的。而在2004年各地两会的报道中,也透露出地方代表委员们对再就业问题的关注。如上海市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4年上海将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使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4.6%;在全面实施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继续推行外地到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建立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责编:刘棣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