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政协委员王曦:科学发展观将推动生态立法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04日 22:43)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陈键兴)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加剧,生态立法的迫切性日趋凸显。全国政协委员、环境法专家王曦教授提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直接推动生态立法。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发展的中国,正在面临怎样的生态压力?仅从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一组数据就可以了解个大概:从上世纪50到90年代,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60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王曦说,数据也许不够直观。他告诉记者,西北有一个叫作额济纳的地方,那是中国内陆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地,长年的干旱和不适当的人类活动,使得流经这里的黑河早已干涸,沙漠化景象令人动容。而在南方,湿地面积大面积减少,造成蓄洪能力的减小。“自然资源对人类行为的支撑能力是有限的,一旦人类行为突破了那个限度,环境恶化将是不可逆转的。”

  国家已经意识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问题,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就增加了对生态建设的投资。王曦说,保护发展所必须依托的物质基础、自然基础,这是一种长远的眼光,不只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更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

  据王曦介绍,在国家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国策的背景下,有关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呼吁加快生态立法的步伐,通过法律规范来约束经济活动不突破自然资源的支撑限度。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颁布实施了诸如“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尤其是出台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但他也指出,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法规体系,但在生态立法方面还是空白。

  王曦解释说,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环境立法都是先从污染控制进入,到了一定程度后才开始更深入、更宏观地考虑整个生态保护的问题。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之后,中国政府意识到仅仅靠控制污染是不够的,立法重心逐步转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

  王曦认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鲜明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更加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这种关系置入治国理念中,必将直接推动生态立法的进程。

责编:柳博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