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 修宪以人为本 政协委员心里暖洋洋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小组讨论侧记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09日 21:49)
CCTV.com消息(本网记者 唐峰报道)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这次宪法修改得好。我看了心里觉得舒服。”
“修宪体现了中国的自信,说明我们有能力在发展中解决遇到的问题。”
“这次修宪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是我国多年来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道路经验总结的集中反映。”
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就修宪问题纷纷热情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大家既对修宪体现出的以人为本观念给予了肯定,也在落实问题上各抒己见。会场上既有铿锵有力的阐释,也有会心友好的笑声。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比肩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缺乏社会保障,80%的劳动者与老年人没有基本养老保险,90%的人缺乏基本医疗保障,乡村贫困人口还没有制度化的最低生活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在没有立法保证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进行改革的。
这次将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得到了委员们的一致赞同。邓朴方委员介绍,二战后欧洲开始注意社会保障问题,逐渐形成了一道社会安全网,从而保证了欧洲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在这个问题上也一直有呼吁的声音。邓朴方委员说:“社会保障的概念是使全国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障,我觉得这次将它列入宪法非常重要,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是一种进步。”
我国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力。但是,具体提供怎样的帮助、用什么样的体系和办法来解决,在以前的宪法中并没有规定。王建仑委员说:“现在修改成‘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明确了。制订劳动法将以此为依据。”
可以预见,中国将渐渐告别“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均衡发展状况,社会保障制度将能够与经济比翼齐飞。
合法财产:不可侵犯
过去有句话叫“大河没水小河干”,合法的私有财产没有受到保护,不但私营企业主诚惶诚恐,大量资产被转移到了国外,老百姓也一样,经历过文革的人都对动辄“抄家”的情景不陌生。甚至,在一个特定的时期里,私产越多的人政治地位越低。这些都不利于个人财产的积累,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此次修宪,明明白白地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进了宪法里,这让来自各个群体的政协委员感慨不已。
徐颂陶委员说:“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共产党就是要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保护私有财产,就是保护人民的权利。”
来自民营企业的黄文仔委员的激动溢于言表,他语调激昂,“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必要的,是一种进步。我感到很好,很拥护。”黄文仔委员介绍,对民营企业财产的立法保护,他提了多年,现在终于得到落实,他认为这将对民企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委员们还指出,对于普通老百姓,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财产会越来越多,保护合法私有财产对他们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人权入宪:彰显人本观念
在劳动保障部门的国际交往中,常常会遇到“人权”尴尬,某些国家、国际组织会对我国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进行抨击、责难。事实上,我国只是在人权的维护方式上与别国有所不同。此次在宪法中首次庄严地写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恰恰显示出中国对人权问题的极端重视。
王建仑委员评价说:“人权入宪是个非常大的进步,说明我们已经非常重视生存权、发展权,这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同时显示出了中国的自信,说明我们不但意识到了问题,而且有信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李宝库委员重温了我国废除收容遣送制度的过程,指出,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非常重要,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邓朴方委员特别提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作宪法修正案草案说明时的措辞,这次没有提“人权斗争”,而是用“国际人权事业合作与交流”这样的表达,说明中国顺应历史潮流,向国际社会传达出中国人权事业在进步的信息。对国人来说,人权入宪“使公民有了保护自己的最有力的武器,而且给解决不合理现象多一个根本依据。”
落实宪法:任重而道远
此次修宪草案一共包括13项主要内容,委员们在讨论中都分别给予了肯定。但在肯定的同时,委员们也指出,落实不是轻松的事情,一定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徐颂陶委员说,修宪的13项内容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健全法制有重大影响,将产生长远意义。但是,修宪只是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根本还在于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一定要解决。
甘柏林委员有着相同的感觉,他说,宪法是根本大法的概念一定要强化,其他法律、法规、政策的制订必须与宪法一致,不能冲突。我国目前的立法进展比较快,但是执法方面明显落后于立法,需要加强。
许德馨委员给出建议,一方面宪法修改后必须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每个公民都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力;另一方面是社会各方面共同执行,对违法者依法严惩。
■ 点击观看更多“两会”专稿
■ 进入央视国际“两会”专题
责编:阿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