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 关注公共卫生 推进医疗事业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10日 10:19)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经历了“非典”及“禽流感”疫情的考验之后,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机制,全面改善卫生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问题成为本次代表大会倍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就这一问题各位代表结合本地区实际谈了很多设想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山西代表卫小春说:我这次提了一个议案,在来之前就准备提出公共卫生的问题,因为去年的“非典”之后,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群众生活与健康问题之重要,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关于科学的发展观问题,应涉及到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卫生事业也不例外,不能单方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卫生环境科学化。
西藏代表益西央宗说:去年西藏成功的实现了“拒非典于区门之外”,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区的地方病、常见传染病等疾病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要下大力加以解决。
北京代表王永炎在发言中说,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着重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到农村基层服务和锻炼的互助机制,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职称和待遇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来自广东、云南、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的代表也都就此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记者述评:去年爆发的SARS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国民健康和国际形象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确实暴露出我们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公共卫生方面的建设,这其中包括了法规条例的制定、经费的投入、人员的培养以及卫生监督机构的设置。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需要各级政府来密切关注。因为公共卫生投入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不能看到即时利益,而且它的投入和收益是不成比例的,不像其他方面的投资很快就能收到效益,因此这项事业个人资本很少介入,需要政府调节和公共财政的投入。
公共卫生事业需要我们长期不断的持续建设一个好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幸福生活。要实现小康,不能光靠经济上的富裕,人民健康也是重要问题。现在我国已经有了传染病防治法、食品法、药品监督法,但是我们没有一部总体的卫生法,比如说卫生事业的总体目标要达到什么,政府在卫生事业当中应该起什么作用。
教科文卫委员会一直高度重视卫生法的立法问题。2003年5月,教科文卫委员会在京召开卫生立法专题研讨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有关部委及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对卫生法立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大家认为,要解决卫生事业发展和公民健康保障问题,特别是在防治非典斗争之后,制定一部统管卫生工作全局的综合性卫生法以调整各方面关系,推进和保障卫生改革发展与稳定,保障公民健康权益是必要的。虽然现阶段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卫生法还存在一定难度,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卫生部已经开始进行卫生法草案的起草工作。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将制定卫生法列入立法计划。
对于现在存在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山区建设落后等问题,都必须要靠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以解决。(本网记者 曹劲)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 进入2004两会论坛 关注国计民生
■ 进入网评天下论坛 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