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记者观察]2004年 百姓能吃得放心吗?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12日 18:08)

  CCTV.com消息(本网记者魏伟 北京报道)3.15消费者权益日快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对于食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总不罕见,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节目对于问题食品有影响力的曝光更是让消费者提高了警惕。“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网友表态

  【康之海】当务之急是食品安全隐患。02-27 16:48:03

  【关注天下】现在吃什么?喝什么? 恐怕谁也不敢放心的吃、喝了——有毒有害、假冒伪劣横行天下。未来人的健康如何保证???!!!!03-01 17:25:07

  【醋儿~】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很多质量有关的食品已经先后曝光。在曝光之后,那些不法商贩的结果是不是也应该让大众知道一下?这些不法商贩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价格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收入标准,希望是人们能够接受的价格。2004-03-01 17:37:50

  【阿祥52】加大治理伪劣有害食品的力度。把好食品的生产,仓储,进货,销售的质检关。推行最严格的健康食品的各种配套制度。 (2004-03-02 11:56:44.0)

  【猫咪mm】吃什么都没安全感了,还怎么有心思干活呢!:( (2004-02-28 17:14:32.0)

  【阿季3】不知吃什么好了?没有放心食品?不知技术监督局在干什么,不吃东西? (2004-02-29 22:55:40.0)

  【央视观察员】中国食品的为什么越来越不让老百姓放心? (2004-03-01 09:03:28.0)

  【个体户11】应该将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管理职能重新划归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原因是基层特别是县一级工商部门没有法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凭眼看鼻子闻判定产品质量好坏,早晚会出问题。 (2004-03-04 16:01:01.0)

  记者观察

  食品问题高发地带

  正规的、有生产资质的厂家一直都被纳入工商质检部门的监管视线,有关部门甚至对一些重点行业的生产厂家设立了质量档案。但是,总是有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问题食品进入市场,摆上百姓的餐桌。据记者了解,问题食品多集中于城乡结合部的厂家生产的食品,节日期间生产的食品特别是熟肉制品,饮料和酒类,另外一些蔬菜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也存在问题。

  食品安全谁来管

  近来几宗影响较大的问题食品被曝光,像太仓的肉松,金华的火腿,重庆的火锅底料等,但是老百姓并不是从工商质检部门的检查结果中得知这些食品有问题的,而是从媒体的暗访曝光中看到了这些令人作呕的生产过程。

  如果食品安全问题都要靠媒体的曝光才能让消费者有所警觉,那么老百姓究竟还能吃什么吃得放心?当然,在食品卫生监察中,质检部门也有难言之隐。在记者采访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包建民时了解到: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一方面由于主观上有当地政府和质检部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和个别少数地方的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客观上监管机制不健全也为质检部门的工作带来影响。例如在河南,一部分有食品生产隐患的农村作坊就在农户自家的院子里,分散隐蔽,这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另外,工商和质检部门有些时候不能形成合力,这也削弱了监管力度。按照分工,质检部门是抓源头,市场上的问题属于工商部门的责任范围内。如果不能进入市场,质检部门只能从生产单位的检查入手,这样就失去了很多第一手打假线索。

  怎样让百姓吃得放心

  实行责任制

  据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包建民介绍,在河南已经启动了责任制来进行打假治理,维护百姓饮食安全。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如果该区域出现危及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要追究该地区政府一把手的责任。

  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打假治理的主体单位之一,也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责任制。各级领导班子按地域包干,如果在管辖地域中出现严重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严格地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不仅查处 还要整顿

  发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后,质检部门一方面是严肃查处,另一方面要在查处的基础上进行整顿,帮助生产厂家提高技术,达到合格标准。曝光并不是最后的目的,这是一个提醒消费并促进提升质量的手段。包建民代表说,要整顿一次,提高一次,发展一次。像河南腐竹,被曝光后牵扯了当地一两个乡的支柱产业,县里面非常重视,成立了一个临时机构把全县生产腐竹的企业一家一家做了普查,包括用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起草了一个腐竹生产标准,之后的生产流程、生产用料就全部按这个标准进行生产。整顿后生产非常规范,恢复了市场信誉,现在的产量至少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了。

  树立名牌 建设诚信

  很多正规食品生产厂家因为某几家违规生产厂家被曝光而受牵连,严重影响销售。例如,在金华几家黑心作坊生产的有毒火腿被曝光后,导致整个金华地区生产的火腿销售萧条;重庆火锅底料生产商中少数违规生产企业被曝光后,整个重庆火锅底料生产和经营链条都受到重创。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品牌归属不清的问题,导致正规生产厂家被牵连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警示了市场诚信建设和品牌树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如果厂家注重自身品牌建设,摆脱品牌归属混乱不清的状态,相信不仅不会受被曝光的问题食品牵连,反而更能维护自身信誉,在质量检查中证明自己的市场价值。

  食品质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切实相关,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去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的问题;在2004年的工作安排中,专门讲到要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力度,重点是继续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方面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中央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地方拿出切实可行的监察整顿方案,媒体继续擦亮镜头揭露黑心作坊,百姓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希望2004年能吃得更放心。

责编:继松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