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庄重承诺:珍惜每一个同胞的生命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15日 16:26)
新华社南昌6月15日电(记者 张敏 廖雷)在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下,在阿富汗恐怖袭击事件中遇难的11位中国工人的遗体和4名伤员在周二深夜终于返回祖国。短短数日中,从事件发生到督促阿方迅速捕获恐怖分子,从紧急救治伤者到安抚遇难者家属,中国政府的高效务实做法,再次凸显了新一届领导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6月10日,得悉事件发生后,正在欧洲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纷纷谴责这一恐怖行径,并指示相关部门尽最大努力协助抢救伤员,妥善处理遇害人员有关事宜,同时要求阿富汗政府和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对此进行全面调查,严惩凶手,确保中国在阿富汗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胡锦涛还请中国驻阿富汗使馆转达他对遇难者的哀悼以及对亲属和伤员的慰问。
包括中国驻阿富汗使馆在内的中国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也迅即采取措施解决善后事宜。外交部、商务部和国资委官员组成的中国政府工作组及中铁总公司和中铁十四局等相关企业工作组,也在第一时间分别前往阿富汗、江西和山东等地;江西、山东等地方政府也迅速展开对遇难人员家属的安抚和善后工作。
江西上饶市遇难者徐启太的女儿徐品品,在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后哭着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抓住凶手”。当得知恐怖分子被捕获,她在父亲遗体运回祖国后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家属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无微不至的关怀。
人们注意到,在今年发生的一系列涉及中国同胞的海外突发事件中,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都表现出高度负责和人文关怀。
今年2月5日,20名中国拾贝者在英格兰西北部莫克姆湾海滩遇难;不足半月,2月14日晚,中国驻新西兰使馆又接到关于两名中国公民溺水身亡和失踪的通报;3月14日,9名中方人员在哈萨克斯坦遭到泥石流袭击遇难;4月13日,一艘载有17名中国船员的马来西亚货船在印度东部的孟加拉湾海域沉没,其中5人失踪;5月23日,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突发坍塌事故,8位中国公民遇险,其中两人不幸遇难。
在这一系列事关中国公民切身利益的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从领导人到各相关部门以及驻外使领馆,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中国领导人或致电慰问,或批示要求妥善处理,向遇险者表达关心和问候;外交部门或紧急赶赴现场,或制定实施各种应急方案,与国际社会或部门进行良好沟通以保障同胞权益;国内相关各部门或企业则及早反应,全力做好善后安抚工作,让海内外同胞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中国公民赴国外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员越来越多,他们在境外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据教育部的资料显示,2003年度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从1978年到目前,仍在外留学的人员更高达52.74万人。商务部资料显示,2003年末,中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已有52.5万人,外派劳务遍及189个国家和地区。另外,海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中国旅游者、商务人员和华侨华人。
这些同胞虽然身在国外,但中国政府时时关注着他们的安全。胡锦涛主席在6月11日会见驻匈牙利使馆馆员和华人华侨代表时深情地说:“你们身在异乡,但心系故土,情系桑梓。我们也始终惦记着广大的海外华人华侨,惦记着你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惦记着你们的安危、健康和冷暖。”
以往普通中国百姓感觉离他们较远的外交部门,也在这些突发事件中表现出越来越浓重的“以人为本”色彩,“服务于民”的新外交观得到强化。
外交部资料显示,中国已要求驻外使领馆都必须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从现场指挥、对外交涉、信息沟通,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列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外交部也开始向本国公民发出各种出行建议。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工人遇袭事件发生后发表的谈话感人至深,他说:“尽管我们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但我们珍惜每一个同胞的生命!决不能允许恐怖主义威胁中国公民的安全。”这也是以民为本的中国领导人作出的庄重承诺。
责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