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专家认为气候变暖导致黄河上游来水持续减少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26日 15:16)

  新华社兰州8月26日电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有关专家研究近20年来的气象等资料后认为,近年来黄河上游兰州以上河段来水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整体转暖和生态持续恶化。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黄河上游兰州以上河段是黄河最重要的径流形成区,年均水资源占黄河总径流量的55.6%。

  但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栋梁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黄河上游兰州以上河段来水量年平均减少13%,2002年水量减少最多,平均来水减少46%。他认为,气候变化是水量减少的根本原因。

  这位专家援引有“黄河蓄水池”之称的甘肃省玛曲县的气象资料指出,当地1961年到1990年的气温平均值是1.2摄氏度,而近20年的气温大多维持在2摄氏度以上,最高达到了2.7摄氏度,平均值上升超过1摄氏度。

  李栋梁说,温度升高,直接导致了注入黄河的地表径流水量的减少。温度升高造成蒸发量加大,使地温升高,地表趋于旱化;温度升高还造成地下冻土层融化,使大量地表水向土层深部渗透,使地表径流量大幅度减少。同时,也使高寒沼泽草甸逐渐演变为高寒草甸草场,并造成植被覆盖度降低,裸地扩展,严重地段土地荒漠化。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杨根生说,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地区大部分属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地下存在常年冻土层,这一冻土层是不透水层,能够成功地阻止地表水下渗。而在气候变暖之后,冻土层急剧退化,隔离地表水的能力大幅度下降,使大量的地表水下渗,影响了地表径流的形成。

  2003年,相关部门在对黄河源区进行考察时发现,部分地区冻土层退化厚度达1米,融化层厚度增加到2.8米,使大部分地区融土层厚度大到一般强度降水难以形成地表径流的强度。

  杨根生说,草原上的鼠害也同样影响到地表径流的形成,是造成当地注入黄河水量减少的另一罪魁祸首。近20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过度放牧,高原草场退化加剧,鼠害猖獗。

  在黄河源区,部分草场每亩地有15个鼠洞,每个洞穴掏出的沙土堆有45立方米之多,挖出的松土总和约675立方米,换算成实土约为450立方米,相当于约670毫米的水层。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即使有600到700毫米的连续降水,也不够填充鼠洞,更谈不上形成地表径流。而目前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600毫米左右甚至更低,地表径流减少可想而知。(记者 宋常青)

责编:唐峰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