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全国人大50周年:周晓光和选民联络室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6日 15:39)
专题: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新华社杭州9月16日电 “个人开设选民联络工作室,主要为了方便各地的选民与我沟通。”浙江义乌市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日前对记者说,“工作室的热线电话打开了我收集选民意见、倾听选民声音以及与选民沟通的渠道。”
去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周晓光,以代表的身份在家乡义乌市设立了第一个选民联络工作室,并在春节前后自费在电视台做广告公开向选民征询议案内容,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
周晓光向记者介绍说,工作室开设半年多时间,收到了除澳门外,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1000多封信函,还有大量的文传和电话,每天来访的各地选民也络绎不绝。
“这些信息为我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她说,“今年3月在北京参加‘两会’时,我牵头和其他代表一起提交了13个议案,其中7个议案被全国人大采纳,另外我还提交了24个建议。”
周晓光的“选民联络工作室”设在义乌市中心江滨路一幢叫“建设大楼”的907室。“为什么要选择此处,而不放在自己的企业里,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开支?”记者问身为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
“主要是考虑让外地人容易找到。”她说,“这里是义乌市政府的便民服务中心,大楼醒目,而自己的企业在郊区,外地人找到很不方便,又会增加他们的费用。”
据了解,周晓光的工作室聘请5人组成工作班子,负责材料收集、电话接听和人员接待。
周晓光说,工作室一般不处理个案,工作人员从大量信息中,发现社会事业发展过程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全局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筛选和深度调研。她说,今年从北京参加“两会”回来后,目前又有10多个课题在做,涉及环保、教育、卫生、司法等诸多领域。
周晓光的举动得到了浙江省和金华市人大常委会的肯定。义乌市人大常委会还要求凡周晓光组织的考察调研,下属各局、乡镇全力配合。
许多人认为,周晓光的举动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缺乏沟通渠道,周晓光开辟了一个人大代表与社会公众保持良性互动的新途径。
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余逊达教授认为,这表明了代表的意识在觉醒,反映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种走向,一种可喜的进步。
记者在浙江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他们从周晓光的举动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压力。“不能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就对不起那些投过自己一票的选民。”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对记者说。(记者 谢云挺)
责编: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