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专稿]吕祖善省长谈“浙江发展模式”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7日 11:53)

    专题:2005年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

  CCTV.com消息(记者王萍、高正奎报道):根据最新统计数字,2004年浙江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各省区名列第四。这个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投资很少、基础薄弱的省份,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发展为全国第四个万亿“经济大省”,引起了包括境内外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被称为“浙江现象”,不少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浙江发展模式”。

  就这一发展成绩,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总结为三条关键经验:一是率先发展的民营经济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二是比较发达的专业市场和特色明显的块状经济;三是尊重首创精神的环境氛围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作用,这就是浙江发展模式的核心内涵。

  同时,吕祖善也毫不讳言地谈到浙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烦恼,主要是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能源和资源的紧张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其次从总体上说浙江还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制约了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但是,吕祖善省长充满信心地说:“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投资推动转向创新推动,转变经济结构,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努力实现‘五个统筹’,‘成长的烦恼’终将过去。”

  在采访中,吕祖善省长还介绍了浙江省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经验。浙江省的经济比较发达,但也有欠发达地区,也有部分低收入、生活较困难的群体。2004年浙江省政府大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深入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引导发达地区加强与欠发达地区的合作。2004年浙江省有30万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基础教育全免费;1800万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36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8万农村劳动力接受转业培训;60万城乡困难群众领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这些数字是浙江省在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大社保”方面详实的佐证。

  最后,吕祖善省长就政府职能的转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政府的职能是市场调节、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一直是浙江省政府的努力方向。政府对经济管理的着力点应该是创造经济发展良好的硬软件环境,如加紧电力建设、提倡法治诚信等;打造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关注民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进一步围绕提高依法行政、科学行政能力,政府机构改革要探索体制上的创新。

  新闻背景

  据统计:1978年到2004年,浙江省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3.6%,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7.2%。

  浙江省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民营经济的比重为70%。

  2004年浙江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75万元,农村的人均纯收入约6000元,人民生活从温饱型到已经基本实现小康。

  名词解释

  山海协作工程: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为了推动浙西南山区和舟山海岛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已增前农民支付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区域协作、结对帮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进下山移民进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帮扶弱势群体,重点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山海协作,引导下山脱贫致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责编:继松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