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两会时评:用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 可怕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12日 21:04)

    专题:2005年两会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有位人大代表带来这样一则故事:一官员在某地任职期间,搞了两项工程,虽然当地一些干部私下里对此有这样那样的议论,但在公开场合却众口一词地赞美。现在,这位官员转任他处,连当初最起劲吹捧两大工程的人也开始斥之为“形式主义”。

  我们一贯反对形式主义。但不可否认,形式主义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反对而从工作中消失,某些地方某些时候,甚至出现了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怪现象。个中原因,从上述故事中足可玩味。

  华而不实、劳民伤财,是形式主义的共同特征。显然,人们要认清某项工作、某种作风是否形式主义,并非难事;就像人大代表带来的这则故事,那个地方的群众从一开始就觉得那位官员搞的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小干部在私下里也早已议论纷纷。人们之所以在这位官员离任后才揭去其漂亮的伪装,可能的解释,只有三种:有的人害怕这位官员手中的权力,不敢说;有的人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说;有的人为求一己之利,逢迎拍马,故意胡言乱语。

  形式主义的存在,跟现行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有关。由于对干部的考察主要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所以,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只追求容易让上级看得见的东西,有时甚至不惜搞假大空的政绩。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曾对部下作过“经典”点拨:不在你做了多少工作,关键在于你做的工作能不能让我看见。

  形式主义的歪风久治不愈,除了少数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说真话的社会空气,这是形式主义存在的社会土壤,也是类似“皇帝的新衣”那样的荒唐故事屡屡上演的主要原因。

  形式主义与我们倡导的求真务实作风背道而驰。要彻底解决这一害国害民的顽症,既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扩大对干部考察的民意基础,又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畅所欲言的良好空气,铲除形式主义存在的土壤。

责编:常颖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閸忓厖绨珻CTV | CCTV.com娴犲绮� | 婢额喛顫嬫禍鍝勫鐠у嫭绨崒銊ヮ槵鎼达拷 | 閻楀牊娼堟竟鐗堟 | 濞夋洖绶ユい楣冩6閿涙艾娓ら幋鎰伐鐢牅绨ㄩ崝鈩冨 |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 | 楠炲灝鎲¢張宥呭 | 閸欏鍎忛柧鐐复
 娑擃厼娴楁稉顓炪亷閻絻顫嬮崣锟�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娴滅悂CP鐠囷拷060535閸欙拷  缂冩垳绗傛导鐘虫尡鐟欏棗鎯夐懞鍌滄窗鐠佺ǹ褰茬拠浣稿娇 0102004
缂冩垿銆夌拋鎹愵吀閿涳拷娑擃叀顫嬪▽鍐叉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