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央视网评] 爱国,激于“义”,止于“理”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18日 11:16)

  爱国,作为一种最神圣、最执著、最炽烈的情感,给它一个理由,它就能激发成民族的意志,凝聚成民族的力量。但国家有国家的大局,民族有民族的根本利益。所以,爱国需要“激于义”的忠诚、热烈与坚毅,也需要“止于理”的胆魄、智慧与远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近来,日本在历史教科书、钓鱼岛、东海油气田开发等问题上,一再触及中国人的敏感神经,不断冲撞民族感情的底线,于是,就难免会有“溢于言”的表达与“形于行”的宣泄。

  从事物的因果逻辑看,日本政府在历史等一系列问题上,缺乏“以史为鉴”的正确态度,伤害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的善良愿望。面对有着惨痛记忆的历史,“以史为鉴”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原则与前提。这“鉴”,就是一种勇于直面、敢于承担的历史态度。它像一面镜子,不能模糊,更不能变形。否则,就是把一种大度与宽容,当作了软弱可欺;就有可能因回避历史,而埋下悲剧重演的伏笔。尤其是当“二战”重大纪念活动频频举行,德国的真诚忏悔与日本的百般抵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希望得到历史公正结论的诉求更加强烈,它具有民族情感的自发性和民族正义的合理性。

  中国人民是善良的,但不是软弱的;中国人民可以不计前嫌,但不会遗忘过去。不要企图让中国人民在搓揉旧伤的时候,连声呻吟也没有;更不要试图在中国人民恢复历史自信以后,还想重温仗势欺人的旧梦。中国人民有选择爱国方式的自由与权利。

  爱国需要“激于义”,这是一种基于对历史的清醒;爱国更要“止于理”,这是一种基于对历史的责任。爱国方式的理性选择,是一种胸襟;爱国情感的理智表达,则是一种胆略。日本右翼不顾历史、无视未来的倒行逆施,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损害了日本人民的利益;所以,我们的爱国行为,既要顾及自己长远而根本的利益,不为泄一时之愤而损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大局;也要顾及中日友好的远景,不因言行过当、伤及无辜而授人以柄。原则上的据理力争,不应影响言行上的以理待人。经贸的合作、民间的交往,从来是双方互动、共同依存的。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生产日货的,有许多是中国工人;有无数的日本人在中国,也有无数的中国人在日本。传统关系上的“一衣带水”与现实利益上的“连筋带骨”,尤需我们在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上,从民族大义与国家大局出发,“激于义”而“止于理”。(网友:先锋观点)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 发表见解

  →→网评天下 更多话题

责编:于冰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