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8日 07:34 来源:
CCTV.com消息:
竞报――政府倡议:三层以下请走楼梯
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各大媒体对节约这个话题有哪些新的见解。竞报的文章说,北京市政府向全市法人单位发出了“节约每一度电,为节能做贡献”的公开信。倡议各单位使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杜绝“长明灯”,提倡三层以下不坐电梯,走楼梯。
中国经济时报――节能建筑曲高和寡
虽然建设节约性社会达成了从上到下的共识,但在具体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经济时报的文章就说,现在大家买车都会注意汽车的油耗,但对建筑也会节能就缺乏意识。在节能建筑为数不多,开发商和消费者还缺乏节能意识的今天,节能建筑就显得有些曲高和寡。
新华每日电讯――节能“推广清单”却一直“待字闺中”
如果说节能建筑的曲高和寡还是人们观念上的滞后的话,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一份太阳能节能技术“推广清单”可就让人感到痛心了。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说,我国最权威的太阳能发电研究机构之一,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5年前就研制出了太阳能路灯、庭院灯等一系列户外太阳能灯具。可5年来,这些本可节约大量能源的节能技术却一直无奈的“待字闺中”。
中国产经新闻――重在节约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节约型科技成果转化遭遇难题,看上去是由于“技术孵化、转让、产业化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等因素,但中国产经新闻的今天文章认为,根子还是出在有关方面重视不够、作为不够上。有的节能企业甚至无奈地说:资源节约型技术成果转化有风险,愿意“锦上添花”的多,能够“雪中送炭”的少。既然如此,就更需要政策的扶持,需要有关方面在推进节约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今晚报――节能家电,存有遗憾
不要说节能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是已经推广使用的节能产品也存有遗憾,尚需改进。今晚报的文章就说,现在很多节能家电的节能功能就很不实在。比如一款号称“节能”的吸顶灯,说是节能,可在灯架中却装着12个灯口,这样一来,即使12支灯泡都用小瓦数的“节能灯管”,恐怕也要浪费不少。另外,节能家电的价格偏高、使用上的误区等也都存在问题。
消费日报――“26摄氏度空调节能行动”步履艰难
从上月底开始,以“26摄氏度空调节能行动”为标志的一系列节能倡议,从中央到地方迅速铺开。不过根据今天的消费日报报道,目前北京90%的饭店和宾馆室内温度都是22度左右,商场、超市、高档写字楼的空调也大多在23度―24度运行。一些单位认为,大夏天的多花几百元电钱不算什么,没必要在空调上死扣。但事实上空调温度调高一度,可以节约用电5%―8%,如果北京公用建筑空调温度全部调至26度,今年夏季至少可节约用电3亿千瓦时。更重要的是,26度空调不仅仅是节电,还意味着一种节约能源的观念,提醒我们节能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责编: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