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人民日报] “取巧”也是节约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4日 05:25 来源:
    专题:建设节约型社会

  人民日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有个失效专利数据库,专门存储外国失效专利。据了解,全球每年诞生的专利85%没有申请中国专利,全球5000余万件专利总量中,只有70万件在我国有效,其中4930多万件专利不受我国法律保护,成为公知公用技术,也就是说凡是失效专利,企业可以不出一分钱,拿来就用。

  失效专利也是一种宝贵资源,让它白白地躺在库里睡大觉,派不上用场,实在可惜。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实,现阶段我们的许多企业在研发新技术方面技不如人,让企业都去研究、开发、创新也不现实,倘若能有心在失效专利的利用上多做些文章,能够巧妙、合理地利用它,也不失为一个节约资源的捷径,且成效立竿见影。从这个角度来看,“取巧”也是一种节约。

  我们厉行节约,不光只是节约水、电、油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的资源,应该着想于方方面面,有形的要重视,无形的也要上心,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约。(柳桂珍)

责编:刘雅虹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