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践诺重于生命:记两坂村党支部书记李鸿海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3日 14:27 来源:科技日报
    专题:用生命兑现诺言的村支书李鸿海

  科技日报消息:

  晋南腹地,历山脚下。有一个三面背山一面向沟的小山村。这就是山西省翼城县隆化镇两坂村。

  李鸿海,两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被村民誉为心贴老百姓的人,被隆化镇党委树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典范,被翼城县委授予“功勋书记”,被山西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奖。

  李鸿海担任两坂村党支部书记24年来,奋发图强谋发展,把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建设成为全县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在他身患癌症生命进入倒计时后,推着死神往前跑,用生命兑现着对村民的一个个承诺,修路架桥、打井取水、技术培训、引进项目……人均收入5年翻了一番多,村民们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李鸿海,一个农村基层干部、一个普通共产党员。他把党旗下的誓言,看得比泰山还重,并且变成了他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自觉行动;他把在村民大会上的诺言,看得高于生命,变成了他恪尽职守的工作任务;而他的每一位亲人的怨言,都是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真情记录。

  功勋书记七届连任

  2005年11月,完成了第七届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身患癌症并已经全身转移的李鸿海,再次以高额选票当选新一届村支书和村长。全体村民对李鸿海的第七次连任报以热烈的掌声,李鸿海面对父老乡亲的信任,再一次向村民承诺,三年任期内完成18件实事:村南外环路完成水泥硬化;再嫁接红枣100万株,发展优质枣园200亩;旧村改造……村民们说:“李书记的话就是铁板上的钉子,我们信得过。”李鸿海说:“谁让咱是党员、支书呢,活一天,就要为老百姓办一天实事。”

  李鸿海是土生土长的两坂村人。这个给了他生命和养育他成长的小山村,是个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苦地方,全村300多户1100多口人,分布在5平方公里的12条沟13道山梁上。村里流传这样的顺口溜:耕地山梁挂,吃水山沟爬,行路山崖惊,有女山外嫁。但是,这个小山村在李鸿海的幼小心灵里,又烙印着深深的震撼,这里是抗日七勇士浴血奋战、英勇就义的地方,是翼城县的历史文化名村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鸿海从小目睹了父辈生活的艰辛和为了谋求幸福生活进行的革命斗争经历,立志长大后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两坂村的落后面貌。

  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成绩面前,李鸿海从来没有自我满足;荣誉面前,他更没有自我陶醉。他知道,两坂村今天的成绩还仅仅是摘掉贫困小山村帽子的一个小变化,比之许多先进农村还有很大的差距;他更知道,县委命名给他的“功勋党支部书记”,是更大的鞭策和更大的期望。李鸿海要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他富村富民的更大抱负。

  然而,长年累月的工作奔波和操心劳累,再加上很不规律的生活饮食,李鸿海经常感觉胃部难受甚至疼痛,后来竟然吞咽困难、吃进去经常吐出来,原来110多公斤、1米82的魁伟身材越来越消瘦。看着李鸿海只顾忙着村里的事,不顾身体,一家人都很着急,妻子三番五次地催促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可他一遍一遍地应付着,在他看来,村里需要他急着去办的事情太多了,也太重要了,自己的健康和安危都是次要的。

  1999年11月6日,两坂村第五届村委班子换届选举,担任村支书的李鸿海被选兼任村委主任。村民大会上,他向村民许下6个诺言:建大桥、铺油路、嫁接红枣、上马高扬程灌溉、再建一座教学楼、兴建村农贸市场。许下的诺言,比生命重要。从这一天起,李鸿海开始了践诺的行动。

  第一件事“建大桥”,指的是省级公路途经两坂村村头的两坂桥。这座桥是邻县通往翼城县北部的要塞,原来的桥面仅有3.3米,而且年久失修,桥被两面陡坡夹在中间,事故频发。曾经一年就有6人在这里丧命。有一年邻村娶亲路过此桥,新郎新娘双双从桥上跌下桥底,新娘丧生新郎重伤。村民们一年四季从桥上走出去走回来也都提心吊胆。有关部门对两坂桥扩建工程做了设计预算,总投资需要80万元。一个小山村要兴建这么大的工程,有的村民嘀咕开了:“两坂桥是省道桥,犯不着我们村去劳民伤财穷折腾。再说啦,我们有财力、物力、人力还不如搞点别的事情呢。”

  李鸿海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说,我们村不仅有运输队,以后还要搞农产品加工,我们村要发展壮大就必须首先改善出入村口的交通条件,虽说是省道,但架好了桥首先受益的是我们村。说干就干,李鸿海便马不停蹄地往县、市、省级的有关部门跑。刚刚跑回来8万元,李鸿海就叫来了施工队开工建桥了。但是,一个桥墩刚垒到一半,却被“不理解”的村民推倒了,他们还对施工队说:“别给李鸿海干,你们干完了他也没钱给你们。”这样的局面令李鸿海这条坚强的汉子流了泪,但他没有气馁,没有生气,一边组织重新开工,一边召开村民大会做耐心的说服工作:“村里这么多汽车,出了事都不好,修桥的钱不用村民掏1分,天大的窟窿有我李鸿海一个人顶着。”李鸿海的胸襟和行为感动了村民,大家都主动地上工地搬石头、拉土方,工程进度加快了。

  2000年2月初的一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李鸿海正在建桥工地忙碌着,突然胃痛加剧,一头栽倒进桥边冰冷的河水里,村民们赶忙把冻得哆嗦的李鸿海抬回家。妻子心痛得直掉泪,一边给他换衣服,一边热了一碗姜汤给他喝。李鸿海身子刚刚暖和过来,就又要上工地去。妻子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哭着说:“村里的事啥时候有个完呀,你有病不去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娘儿几个怎么活?我求你了,去医院看看吧。”李鸿海被“哭”动了,答应明天就去,但第二天一早他又像没事似的上了工地,这一拖又是小半年。7月18日,骄阳似火,两坂桥工程正在关键时刻,李鸿海再一次昏倒在工地,村民和家人迅速把他抬往了县医院。

  医院的诊断书像晴天霹雳,李鸿海得的是晚期贲门癌。村民们惊呆了,家人们惊呆了!他们的好书记,他们村里的硬汉子,他们家里得顶梁柱,怎么突然就得了晚期癌症呢?住院的第二天,李鸿海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贲门全切,胃切除3/4,食管切除12厘米,肝切除一叶,肋骨去掉2根。躺在病床上的李鸿海,神志刚清醒过来,就开始念叨村里的事情。尤其是为村民承诺的6件事,让他身在病床心不安稳。他想,入党当干部几十年来,第一回给村民许愿,一件还没兑现,总不能就这样倒下吧。他暗暗下了决心,要只争朝夕回村实现他的诺言。7月24日,手术后的第六天,李鸿海出院了。医生不批、儿子不让、妻子哭劝,都没能改变留下他,一个人只身坐公共汽车回到村里。来到两坂村桥头,李鸿海摇摇晃晃地下了车,村民李成望关切地拉住他的手,撩起衣服看着半尺多长没拆线的伤口,心疼得直掉泪:“鸿海呀,做这么大的手术才6天就出来,你不要命啦?”李鸿海安排好工地的事,不顾得回家,又去了村干部李成彪家商量其他工作去了。

  看着原来身板像铁塔似的村支书被病魔折磨成这个样子,还是一心牵挂着村里的事,村民们都心疼得悄悄落泪,东家送来了一篮鸡蛋,西家送来了一碗红枣。村民们的关心越发激起李鸿海兑现承诺的强烈决心。他照了一幅遗像摆在家里的桌子上,对着遗像说:“鸿海呀,你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可要争时间抢速度为村民多办实事啊。”在随后召开的村民调产再动员大会上,李鸿海说:“我得的是贲门癌,我的时间不多了,活一天就要干一天,给乡亲们承诺的6件事一定要办完,办不完,我死不瞑目!”

  李鸿海的6个承诺如期兑现了,2003年、2004年,他又在村民大会上分别提出5个承诺,也都一一兑现,这些兑现的承诺分别是:全村酸枣嫁接大枣100万株,投资40万元的8公里村通油路,新建设了村办公楼、幼儿园、卫生所,建成5个共计10万吨的红枣保鲜库……2005年年底,癌细胞已经转移到李鸿海的全身,他的左眼由于化疗失明,右眼弱视,一日三餐只能喝点流食,晚上不能躺倒睡觉,只能和衣而靠。就是这样,他依然奔波在村里村外,操劳在工作岗位上。2005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大会上,他对着村民们信任的目光,再次承诺18件实事……

  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在与病魔抗争的5年时间里,李鸿海年年有承诺,年年全落实。他兑现着对村民的诺言,实践着对党旗的誓言。(记者 王海滨)

责编:马芳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