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各级地方两会也纷纷召开或即将召开。“两会”开支、“两会”成本的言论,又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笔者以为,“两会”应该做精打细算的楷模,勤俭节约,用好每一分钱。具体做法,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把不必要开支的会议费用压下来。
一是会议的时间再短一点。现在的“两会”会议材料,基本上都是在代表到会时才发的。其实,如果不涉及保密,“两会”的会议材料不妨通过机要渠道,事先邮寄给代表、委员,使他们有机会读到这些文件,有时间思考相关问题。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会议质量,也有利于压缩会议时间,使会期安排更紧凑一些。
二是参会的人员再少一点。现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名额,依据的是1995年第三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政协委员的名额比照人大代表的名额推选。笔者以为,在网络已经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开设网上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一新渠道,在不降低会议质量的前提下,酌情减少直接参会的代表、委员人数。
三是食宿行的标准再低一点。在不影响代表、委员们工作、生活、休息的情况下,应该考虑降低食宿行的标准。比如,住宿方面,不必住豪华星级宾馆;本地的代表、委员,能不安排住宿的,尽量不安排住宿;饮食方面,可不安排酒水,能用自助餐的,就不要用桌餐;出行方面,能用一般车辆的,就不必租用豪华客车,等等。
寻常百姓过日子讲究有备无患,细水长流。规模空前,影响巨大的“两会”,如果能率先垂范,厉行节约,节俭办会,其示范效应必将对整个社会勤俭理念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作者:丁仁能)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逯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