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特别策划】3月6日两会视点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6日 18:44 来源:
    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CCTV.com消息:国务院5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6日下午,发改委主任马凯等就“十一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 [CCTV 2006“两会”互动] [视频回放]:马凯就"十一五"规划答问

国务院提请人大会议审查"十一五"规划纲要

发改委主任马凯等就“十一五”规划答问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第二批代表议案

 

发改委主任马凯:

十一五规划纲要呈现诸多新特点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今天下午在主持记者会时表示,这次“十一五”规划《纲要》是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依据,并且是《建议》的具体化和展开,它与历次的五年计划既有继承性,又体现时代特点。无论是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呈现出来一些新的特点。 详细>>

发改委主任马凯:

首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年底储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5日说,位于浙江镇海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目前已基本建成,今年底可投入使用。这也是中国首批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最先建成的一座。中国现在不存在油罐白白空在那里的问题,而是油罐还没有正式建成,建成后会择机补充库存。 详细>>

[网评天下]

热评:"十一五" 民生指标 忧患意识

    3月6日,CCTV.com网友登录《网评天下》论坛就发改委主任马凯就“十一五”规划答记者问、“民生指标”:政府责任的刚性体现、报告中的忧患意识给人最大希望等话题各抒己见。详细>>

[特别关注]

解析2006年中央财政资金五大流向

    根据预算安排,2006年中央财政总收入确定为19272亿元,比去年增加了2022亿元,增长11.7%。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这么大块“蛋糕”怎么切分,引起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详细>>

[贫富差距]

逾亿人将直接受益

    中国政府今年将投入数千亿元,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的城乡居民,直接受益者逾亿人。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详细>> 

[幸福指数]

上亿农民工的“幸福指数”在哪里?

    当“幸福指数”纳入一些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之时,上亿农民工的命运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普遍关注。在代表委员和菜农陈军的“共同解读”中,我们发现:农民工的“幸福指数”不仅和工资、收入等“指标”有关,也和子女上学、文化生活等密切相关。 详细>>

[农业税]

全面取消农业税不等于农民从此不缴税

    为了让农民休养生息,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废止了沿用几十年的农业税条例。这是否意味着我国9亿农民从此就不再缴税了呢?财政部负责人解释说,取消农业税,只是取消了专门对从事农业生产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主要是农民)征收的税种,不能把全面取消农业税简单理解为从此农民不缴税了。详细>>

[住房]

政协委员叫板房产暴利

    房地产业应该有多大利润?房价为何居高不下?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认为,商品房不应该是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房地产业更应该把广大中低收入者纳入视野,让更多普通百姓“居者有其屋”。为此,郭松海精心准备了五份提案,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详细>>

[可持续发展]

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

    “经济发展就像奔跑的汽车,既要有速度,又要省油。开得像马车那么慢不行,但光有速度油耗太高也跑不了多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兆学说,经济社会要发展,更要实现在资源承受力内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关键。详细>>

[教育乱收费]

乱收费因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这个备受百姓关心的问题,又成为今年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多位代表委员就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发表见解。记者将百姓和代表委员的质疑进行了汇总,择要转给教育部,教育部随即作出了回应。从问答情况来看,各方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详细>>

[两会特写]

和柴静一起观察两会:400米的执著采访

    距离代表出场还有段时间。这时柴静离开了其他工作人员,独自在台阶上转悠,一会儿沉默思考,一会儿又像嘴里嘟囔着什么。我想她在整理思路和情绪。因为这种采访时间很短,如何抓住这机会问出高质量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节目质量。  面对困难柴静没有气馁,事前准备的问题连珠炮似的抛出来。详细>>

[外电关注]

中国正成为新兴的国际关系公共品提供者

  国力迅速上升的中国正在以全新的重量级角色现身世界舞台,它越来越注重为其所处的地区甚至全球提供使许多人都能受益的国际关系“公共品”。“中国打算怎样运用其实力”,近些年一直是引起激烈争论的世界性话题,而中国在如何提供公共品的问题上,给出的答案越来越明晰。  详细>>

责编:唐峰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