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人大代表:让国家的钱“花到位”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8日 08:14 来源:
    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工人日报消息:“7日看了电视新闻,听说为了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让没工作的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让中西部地区发展快点,国家今年要多拿出好多钱来,这可真是好事。可我还是担心好政策到下边会变味,国家的钱会被一些人挪用,而老百姓应得的实惠打了折扣。”家住北京市安华西里小区的赵大妈担心“国家的钱能否花到位”。

  ?? 在今年的政府预算报告草案中,中央财政总共要支出22222.04亿元,比去年增加1972亿元,在支出结构上有四个增长“亮点”:“三农”支出增长14.2%,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增长14.5%,科技投入增长19.2%,中西部投入增长21.2%。国家投入偏重农业、教育、就业、困难地区的意图显而易见,关注民生的政策在资金上有了保障。但是,像赵大妈一样,不少百姓仍然担心钱能否花在“刀刃”上。

  ?? “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保证这些钱花到该花的地方。从中央到地方,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监督,真正把这项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每个家庭得到实惠。”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刘积斌代表说。

  刘积斌代表认为对财政预算执行不力的惩戒力度还远远不够,“如果一发现财政经费被挤占挪用就进行一把手问责,效果肯定大不一样。”

  “财政部刚刚出台新的《财政监督检查条例》,用意就在于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惩处力度也加大了。《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也刚实施,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绩效考评,对各省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情况进行定期总结和量化评估,并建立起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其实,不光扶贫资金,其他各项资金的使用都应该建立考评机制。”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李继纯代表说。

  ?? 对于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层层盘剥现象,李继纯代表认为,“要从资金‘出口’前就把关,在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上严把关,保证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尽量避免传统财政资金的‘跑冒滴漏’。像黑龙江每年有专项检查,除了财政厅有专门的监督局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外,国家和地方审计署每年也都要查。”

  ?? 关于预算资金能否采取直接补贴、一步到位的方式,刘积斌代表认为,大多数的项目目前还做不到一步到位。“像一些对农民的补贴,不可能直接就从中央到农民手中,中间一个环节都没有。所以关键是要保证由中央到省、市、县、乡逐级落实,要有相应的问责配套机制。”(记者尹雪梅)

责编:王丽华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