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9日 06:48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消息:刚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有几个重要指标的“降低”引人注目。过去5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但今后5年,年均增长目标却“降低”至7.5%;同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等等。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过去很不平凡的5年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许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特别是资源、环境、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等深层次矛盾,也进一步显露出来。总结“十五”经验,展望“十一五”前景,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指标。
这些重要共识和指导思想,反映在“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形成未来5年的战略重点、主要任务、指导原则和重要目标。这样,就出现了上述几个重要指标的“降低”,其中深意需要认真领会。
我们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发展,而发展就要有一定的速度。考虑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应当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特别是要远高于同期的通货膨胀率,以获得有效的经济增长。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发展速度不能太慢。
然而,现实的挑战又不容忽视。我们的确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日益加大,一些基础能源和重要资源,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可以说,不采取有效措施,大幅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和排污总量,发展隐患会更多,结构性矛盾会更突出,更难以保持较快的增长。因此从200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着力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调整经济结构并转变增长方式。未来5年,我们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降低两个百分点,正是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增长效益、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为基础。
展望“十一五”,中央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极具远见卓识的战略选择。客观地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时间,建设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重点工程等,更需要有较大的投入,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放弃部分高能耗项目,适当降低过快的增长速度。
发展是讲辩证法的。我们绝不能止步不前,也不能只讲速度而不顾其余。关键在于要量力而行,使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能源供应相匹配,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如果“十一五”期间适当降低增长速度,能够使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增长方式尽快转变,总体效益不断提升,发展势头长期持续,那么所有必要的“降低”,都是令人欣喜的进步,都会为未来“提高”增加后劲。(何刚)
责编: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