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内蒙古通过草库伦建设,牧民们不仅收入增加了,牧区的生态环境也明显好转。
眼下的克什克腾旗牧区,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然而在牧民乌力吉的家里却充满了浓浓的暖意。因为就在今天,家里的最后一批母羊顺利产仔,今年冬羔的数量达到了400头。而过去,由于冬季饲草不足,羊羔出生最早也要等到5、6月份。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 乌力吉:羔羊过半个月以后就开始吃草,过去草料根本就不充足,(羔羊)养不活。
由于过度放牧,克什克腾旗的草场曾经一度严重退化,畜草矛盾成了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从2000年开始,克什克腾旗实行了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的“新三牧政策”,投资800多万元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划区轮牧项目,在15万亩的草场内划分了31个单元,近300个放牧区,牧民们在放牧小区里轮换放牧。这项被牧民们称为“草库伦”的建设不仅养活了草,更喂肥了牛羊,冬季出生的羊羔,到秋天就可以长到100多斤,当年就可以出栏。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 乌力吉:接冬羔当年出栏的羔羊效益也高,比春羔多挣50块钱,这样400多只羊多挣个一万多块钱将近两2万元钱。
【现状】
截至2005年底,全国草原围栏超过5亿亩,2000多万头牲畜从天然草原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然而仍然有36%的草原家畜超载。
【心愿】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 乌力吉:过去我是半年舍饲,以后一年四季三季要舍饲,这样以后把草场养好了,草的质量上来以后,我的羊就肥胖了。
【展望】
未来五年,全国禁牧休牧草原面积将达10亿亩,天然草原家畜超载由目前的36%下降到25%以下。
责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