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3:44 来源:
?望新闻周刊消息:最新发布的《中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显示,到2020年,中科院在国际同类科研机构排名中将争取进入前三位,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队伍
2005年10月19日,美国英特尔公司处理器技术实验室主管Sherkher.Barkar讲了这样一番话:“龙芯2号的突飞猛进让人感到恐慌,其研发团队的设计和研发能力提高相当迅速。”
3月初,《?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中科院计算所、物理所、生物物理所采访,切身感触到中科院这支“科技国家队”昂扬的自主创新斗志,以及他们面向国际科技竞争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周密部署。正如龙芯研发团队“主帅”、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所说:你想跟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竞争,必须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不发展永远没机会”,必须快跑才行,美国人花两天能做的事情,我们要1天或者半天就得做完……
《?望新闻周刊》获悉,面向未来15年的《中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已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实施。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表示,这份纲要是中科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指导中科院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纲领性规划”。它的实施,将大大缩短中国与世界科学强国之间的距离。
“龙芯”性能两年提高十倍
始终对国家的发展抱着强烈的使命感,始终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竞争前沿,以这两个基准来谋划未来15年的发展,确定发展重点和学科布局。中科院规划战略局局长潘教峰在接受《?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享有“科技国家队”美誉的中科院在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中,要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这也是去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提出的要求。在哪些方面发挥这种作用呢?记者在对计算所、生物物理所的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自从2002年9月攻克“龙芯1号”以来,中科院计算所就成了海内外信息产业界的焦点。目前“龙芯2号”的性能比“龙芯1号”提高了10倍,其间仅用了两年,完全打破了“摩尔定律”所说的性能平均每一年半到两年提高1倍。国外权威媒体评论说,“龙芯2号”CPU达到了世界级水平。
我们的科研成果居然能让美国人也感到些许的不安,这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不仅如此,中科院计算所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超龙计划”,提出“龙芯3”的发展要努力赶超英特尔、IBM,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所长助理孟丹介绍说,计算所一直是站在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两个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发展,做引领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完成重大科研任务的“火车头”,为实现国家信息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起到骨干作用;做我国信息产业技术的一个“源头”,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做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领头雁”,“三头”已成为计算所的“宪法”。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把计算所建成拥有“一流创新能力”和“世界影响”的国家级研究所。
“我们在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中能做点什么呢?”数十年来,国内科学家一直以能够加盟美国、英国的科研团队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为荣。如今,国内科研水平提高之迅速,令世界顶级同行也感到兴奋。
责编:朱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