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 博
第一天, 路段:塔尔寺——大墓子母阕,徒步(直线距离16公里)
路况:干涸的河床、沙漠以及雅丹地貌
露营地:大墓子母阕
思索:放下
主题之夜:让我们仰望星空……
当我裹着军大衣哆哆嗦嗦开始这一天日志的时候,全然忘记了缩在火盆旁边的宋峻和啃着冰苹果的荣浪,躲在帐篷里用头灯写日记的我徒弟——林凯,和在隔壁听“主题之夜”的白龙马——来来,我的眼前是直指苍穹的唐代塔尔寺、布满红柳的锁阳城和再远处连绵的祁连雪山……
出发的时候几近中午了,曲向东交代:“所有的人,统统不可以弯腰系鞋带。”当我们来到位于安西县的唐代塔尔寺遗志附近,面对几乎遍地都是的文物——唐代遗留下来各种美丽的瓷片,甚至,张维迎老师还发现了一枚“开元通宝”的时候,大家都笑着,没有人对曲向东的“禁令”异议了。
我看着地上散落的碎瓷片,想起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我最喜欢的两只碗——“落花流水碗”、“风花雪月碗”,古代的人用简洁的旋转的温柔的线条表达他们要表达的,诉说他们想诉说的,所以,这满地的碎陶,我也能因为俯首皆是就轻看了它们。捡起了一片没有上釉的,年代比较久远,身旁的文物所的李所长说大概唐代的,上面有花纹,黑色的。总觉得,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爱美了,玛雅的石串项链、祖鲁斑斓的面饰、我们半坡的人面鱼纹盆……
身后的塔尔寺,玄奘在瓜州逗留时,曾在这里讲解说法一个月。据说,他也是在这里遇到石盘陀(《西游记》中,悟空的原形)。在苍茫的戈壁,一座孤塔被满地的碎瓷包围着、环绕着。李所长也有指给我们看,旁边那些矮矮的墙墩是当年僧人们讲经的地方,再那边,是僧人们休息的房间……没有铁丝网,没有景点购票处,塔尔寺遗址和安西县大多数文物古迹是以一种原生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现在的安西,也正是在古文中一次又一次被提到过的那个“安息”,它就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
我仰望指向苍穹的塔尔寺的时候,曲老师拿了一个大小和颜色都极像“窝头”的小土块兴冲冲地过来问所长“这是宝贝吧?”我很服。他的确慧眼识珠,所长说他手中的小“窝头”是佛塔,过去只能供在佛龛上的东西。想起我在少林寺看到的壮观的“塔林”,似乎每一个也称之为“佛塔”,问所长。“对喽——其实它们是一样的,都是承载高僧圆寂之后的骨灰而建的。不同的是,由于条件和环境所限,处理的方法不一样。像你手中拿的佛塔应该是有和了骨灰而制成的小佛塔,但同样是珍贵的。”
后来,曲老师又把小“窝头”放回到寺塔里了。阿弥佗佛!罪过,罪过!我不该叫它小窝头。卡——!重来!……后来,曲老师又把小佛塔放回到寺塔里了。
一路看着雪山前行,大家都紧紧地团结在李所长的周围,听他给我们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走过一段戈壁滩,穿过一小丛红柳,前行不远就看到了锁阳城遗址。这锁阳城原来不叫锁阳城,而叫做苦峪城。我倒是觉得“锁阳”比“苦峪”更像是一个城的名字,更恢弘、大气。后来,所长说,是因为当地生长了很多据说适合男孩子作补品的一种植物——锁阳,于是更名锁阳城。我倒!(后来,我还尝到了,特苦特苦!这是后话。)
提问——
为什么锁阳城的城墙上会有大大小小好多窟窿哩?难道是炮眼?
回答——
呵呵,当然不是啦。如果你晓得建城墙的过程就明白啦。因为当地的土质不好,多是松软的沙土,所以为了保证城墙的坚固性在建城的过程中要先用木橼定好位再将土夯实。而随着斗转星移,风吹日晒,木材渐渐腐烂并裸露出来,这就高兴坏了附近的鸟儿们。他们用坚硬的嘴巴凿开木头,在城墙“里面”(注意,是里面,不是上面。)安了一个不大却温馨的家。
我们从北城而入。登城的时候发现城墙的质地似乎呈垂直状不同,越是往上的材质和工艺越是经不起推敲。实际上,从城墙上就可以看出锁阳城的年代更替。锁阳城最早建于汉代,不出所料的在唐代辉煌一时,今天的安西、玉门,甚至哈密均在它的治辖范围内,很厉害吧,在当时,它可是的管辖跨了甘肃、新疆两个省。这城墙一层一层的不同,记载着不同年代的不同国力。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由于外族入侵,锁阳城内的汉人逐渐内迁,于是,锁阳城就渐渐被废弃了。
站在城墙的西北角的了望塔旁,听说《三国志》中,空城计的典故原型就是出自于锁阳城。放眼南望,红柳,雪山,蓝天……荣浪爬上爬下的拍照片的时候,我用眼睛拍下了这样美的风景。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也。我不大会唱歌的,但每次看到极美的风景,总在心里轻声地回旋与它相称的极动听的乐声,然后,等到夜晚安静了,即使眼前没有美景,闭了眼却可以清晰地看到我白天用眼睛拍下的照片,乐声再次缓缓响起,最后才是我诉诸于笔端的文字,比如现在:)
后来的旅程大家慢慢拉开了距离,我与不同的人同走不同的一小段又一小段路。路过干涸的河床、沙漠以及雅丹地貌的土地。问了旁边的李所长才晓得,每到雨季的时候,洪水就会泛滥,舒松的土地被冲刷再加上后来的风蚀,就慢慢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雅丹地貌。
对了,在比赛的时候我答过一道题“雅丹”的意思,我答对了哦:)因为之前有看前方抵达罗布泊的队友写过的日志。“雅丹”一词,原是维吾尔语“雅尔当”的变音,“雅尔当”的意思是“陡峻的土丘”。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一些中外科学工作者赴罗布泊地区考察时,见到了大面积分布的土丘和沟谷相间的地貌形态,于是在撰文中采用“雅丹”这个词,以后就逐渐为地学界接受并采用。关于雅丹地貌的成因,过去都认为是风的吹蚀作用,划为风蚀地貌类型。但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形成雅丹地貌的营力,除了风的作用外,周围山地阵发性的暴雨和洪水也起重要作用。
最后一段路,因为和我同行的所长还有其他人要在沙丘上休息一下,我淘气着不肯,于是大呼小叫地去追赶最前面的王石和延藏(从这个真师父一现身,我这个假师父就被我徒弟冷落啦!)师父,听王石谈起他看我们网友PK的想法(祥见“人物志”之王石)和师父的耐心规劝,终点很快就要到了,我在最后两公里的地方接下了荣浪的拴着三脚架和不知道是金子还是银子,还是他“系鞋带”时收获的宝贝有点吃不住劲了,好沉!还好,红旗在望,隐约也闻到了羊肉汤味儿(后来得知自己运用了精神战胜法,那个时候锅还没卸下来呢!~~),我在两个GENTELMEN的相让下第一个冲过了终点,呵呵,大墓子母阕,我迎着夕阳赶来喽!……
快零点了,旁边的主题之夜还在继续,话题是“放下”,让我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仰望星空。想起白天师父抱歉地对我说,“你看,你们都背包了就我没背。”我大度地说“没关系没关系,没有背包就感觉不到到达终点的盼望和那一刻卸下背包的幸福。”不知道延藏师父郁闷了没有。呵呵,围着火盆聊天的夜晚真好,大家的发言都好精彩,只是,只是,我决定把这么精彩地理论付于实践,“放下”夜谈,去看银河了,刚刚听有男生在厕所大喊,“一边‘唱歌’一边看银河真爽!”~~呵呵
二零零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孙博 于 大墓子母阕 营地 中间的大帐篷中师父的小帐篷旁
PS. 不仅看到银河,我还看到流星了!只是光顾着欢呼雀跃,等我想起来许愿的时候它都不见了:(~~~这时,不知道是谁从帐篷中大喊,“再——等——一会你还能看见!这里的流星比来这儿的车还勤,十五分钟——一趟——!~~ ”
又,PS. 小的时候看王国维的诗“拿是拿的起,放却放不下”觉得特好特好,长大了之后才真正的理解。放不下爸爸妈妈嘱咐,放不下藏羚羊协会朋友托付给我的事,放不下央视国际的和哭哭笑笑过的好朋友(张延,李星花,任红梅,金永灿,美女猪子涵,王浩,刘仁子和我最最亲爱的小强——注:排名分先后顺序,按食量。)的牵挂。我很想念你们,放不下,不放下。
责编: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