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经济半小时》:中药保健品 面对生死线  
04月15日 22:00

    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为了加以治理和规范,最近,国家医药管理部门已经决定取消以“药健字”为标识的保健药品,对现有的保健药品,将会根据相关要求转成保健食品或上升为国家标准药品,2004年1 月1日以后,所有的保健药品将不准再上市流通,届时,我国已经存在了15年之久的保健药品,将会销声匿迹。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快中药保健药品的审评工作。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已经撤销了1959个中药保健品品种,经初审上报的2429个批准文号中, 972个通过技术审评,占已审评总数的60%。

    作为此次全国中药保健品审批的主管部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在电脑管理系统中,各地报送的上千种待审的资料正在被分类整理,新送来的待审资料刚刚堆好,咨询电话就打进了办公室。但中药处处长张晶却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整理审评工作,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2000年3月份下发了74号文件,全面开展保健药品的整顿。当时背景是新的药品管理法即将颁布实施。

    张处长介绍,此次对中药保健品的整顿,具体主要是执行新药品管理法的一些规定,即取消地方药品标准。而以前中药保健品一直是按地方标准来审批,各地掌握的尺度不同,直接导致了中药保健品市场良莠不齐,鱼目混珠。这次药监局的全面审核,就是为了把全国的中药保健品统一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注册司司长曹文庄说:“中药保健药品出现了疗效不确切,组方不合理,同名异方,同方异名的情况特别严重。有的中药保健药品是治疗药品,但也按照保健药品来报;有的就是食品,也按照保健药品来报,给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漏洞。甚至有些中药保健药品有毒副作用,对病患者有很大的危害。对于整顿之前的中药保健品市场,曹司长进行了概括。

    没有规范的管理,保健药品的质量就无法得到控制和保障。保健药品名称的不规范,为了逃避药监部门的监管,改头换面上市,造成了药品市场的混乱和不公平竞争;毒副作用明显的保健药品在市场上流通,严重地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此次划定一条生死线,用标准来对市场进行准确的管理,曹司长认为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整顿的目的就是,符合药品要求的就按照药品来管理,不符合药品要求的,是食品的就按照食品来管理,保健药品里面我们分清哪些是治疗作用的,就按照治疗药品来管理就行了。

    曹司长解释,国家标准药品指的是治病、防病的特殊商品,必须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应具有明确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在中药保健品上升为国家标准药品审批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至少要提供三百例临床,作为它的功能主治支持材料。而以前中药保健品只需提供一百例临床就能获得审批。

    这次整顿后,国家药监局对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药保健品种将换发新的批准文号,即国药准B字批准文号,审批通过后的中药保健品将继续保留下去。未通过审查的品种,在2003年6月30日之后,将不再生产、流通、使用。否则将作假药处理。

    生存还是灭亡,就在于中药保健品上升为国家标准药品的这条标准上。

    我们的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拿到一个数字,在药品、医疗用品方面的投诉,去年比前年上涨了25.4%。然而市场很怪,消费者投诉的增加在表面上看来并没有怎么影响保健品市场的红火,据了解,目前我国保健产品的销售额正在以15%到30%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保健产品的销售额将会高达1000亿元。(宾芳)



责编:张竞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