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每周质量报告】“毛发水”酱油让人发毛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04日 18:12)


  酱油勾兑 触目惊心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验明正身 毛骨悚然

  “毛发水酱油”——令人发毛

  QS做保证 酱油实行市场准入

  专家详说酱油酿造

  CCTV.com消息(每周质量报告):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谁家的厨房里都会有瓶酱油,一般人也都知道酱油是用豆子、麦子等原料酿造的,可现在市场上发现了另一种自称为“酿造”的酱油,是用一种液体或粉末的东西做出来的,提供这种液体、粉末的是武汉一家生物工程公司,据他们说这是他们新发明的。又是生物工程,又是新发明,听着挺唬人的,那么这种液体、粉末又是拿什么做出来的呢?保准你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记者调查:

  按照热心观众提供的线索,记者在湖南省常德市的澧州食品城的一家批发店里,找到了这种名叫“红帅”的酿造酱油。据店老板透露,这种很受学校食堂等单位欢迎的酿造酱油,的确不是用传统工艺酿造的,而是用一种特殊的原料勾兑的。

  【同期】


  记者:用什么方法做这个酱油的?

  老板娘:我就问他(酱油厂厂长)是什么做的,他就说用一种原料一兑(就成了酿造酱油),他不可能把里面原料配方是什么告诉我们的。

  那么,这种能直接配制出酿造酱油的特殊原料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调味品批发商提供的地址,记者找到了生产这种酿造酱油的厂家--湖北省荆州市津津乐调味品厂,这家厂是荆州市的一家中等规模的调味品生产企业。

  记者发现,这家厂生产酿造酱油并没有用黄豆等原料进行天然发酵这道工序,而是果然像批发商所讲的那样,用一种酱褐色的液体直接配制酱油。一名技术员把一桶一桶的这种酱褐色液体倒进一口大锅里加热。

  【同期】

  记者:你倒进去的是?

  技术员:这是氨基酸液,是氨基酸。

  据他介绍,酿造酱油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而酿造酱油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也就是氨基酸里氮的含量,使用这种氨基酸液配制酱油,不但不需要用黄豆等原料来发酵,而且氮的含量完全能够达到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但是,他们厂里配制酿造酱油与正常的配制方法完全不同,随后,他就向记者展示了用这种氨基酸液加工酿造酱油所采用的特殊工艺。

  只见他一边加热氨基酸液,一边往锅里加一种白色片状物。这种东西一加进去,锅里马上就冒出一股强刺激性的气体。

  在车间的墙脚,记者发现,装着白色片状物的袋子上,赫然写着工业用“氢氧化钠”。

  【同期】

  技术员:是片碱,氢氧化钠。

  记者:哦,还要加氢氧化钠?

  技术员:对,调碱。


  所谓调碱就是除去氨基酸液里的氨盐,氨盐转化为氨气挥发掉以后,氨基酸液的口感才会变得更好。又熬制一段时间后,他接着往锅里倒进去一瓶一瓶的盐酸,调和氨基酸液的酸碱度。

  【同期】

  技术员:还要加(盐酸),(酸碱度)要调到中性。

  基酸液熬制一段时间,再进行过滤后,就可以用来配制酱油了。技术员按比例把自来水加进锅里,再加些红糖、工业肠衣盐,接着再倒进熬好的氨基酸液,原本一锅的清水,就开始有了酱油的模样,再加进去些焦糖色素后,一锅酱油基本上就熬好了。

  这些酱油并没有被立即灌装,而是被转移到了楼上的一个大储存罐里。技术员又往罐子里加了一些增稠剂和酱油香精,所谓的酿造酱油就配制完成了。

  【同期】

  记者:一般工人们知道,你这个酱油是什么做的吗?

  技术员:不知道,他们哪里能知道。这个,一般核心技术只有厂长和具体配酱油的少数人才知道。

  这些用氨基酸液为原料配制的酱油,经过灌装、包装后,转眼就成了包装精致的酿造酱油。

  记者在酱油厂里碰到了一位作技术指导的人,一打听,他不是厂里的人,而恰巧是提供氨基酸液原料厂的生产部部长。他告诉记者,氨基酸液就是他们厂发明的,销路非常好。

  【同期】


  史部长:这个量很大,我们一个月向外面卖几百吨,几百吨,拿去可以配制几千吨啦。

  记者:几千吨什么?

  史部长:几千吨酱油啊!一般买这个东西,全部都做酱油去了,全是做酱油的。

  这种能够直接用来配制酿造酱油的神奇的氨基酸液,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兴趣,我们决定到它的生产厂家去看一看这项新发明。

  就在荆州市公安县县城的北边,记者找到了氨基酸液的生产厂家--湖北省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据厂里的负责人介绍,由于氨基酸液需求量很大,为了方便运输,厂里还把一部分氨基酸液加工成氨基酸粉往外卖。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氨基酸粉的生产车间。下料口一打开,一种淡黄色的粉末便奔泻而出。

  【同期】

  记者:这个粉是怎么加工来的?

  销售部部长:(氨基酸液)喷雾、高温、烘干就成粉状。

  记者:那就是说,胱氨酸废液里面所有的成分都在里头?

  销售部部长:对、对。

  据工人介绍,尽管厂里每天都要生产10吨左右的氨基酸粉,但还是供不应求。

  【同期】

  工人:最好的酱油就是这个做的,岳阳、常德的酱油厂,每个月都来拉。

  记者:他们一个月来拉多少?

  工人:每个月都拉十多吨。重庆每个月都要拉100吨(复合氨基酸粉)。等一些地方一拉就是几十吨,拉回去做酱油……

  然而,工人却出人意料地告诉记者,厂里知道内情的人从来都不吃用氨基酸液、氨基酸粉配制的酱油。

  【同期】

  工人:我们这里的人,看见做这个很脏的,一般都不吃酱油的。一般我们搞这个事的,晓得,就不吃!哈……


  在工人引领下,我们爬上了这个耸在高空,像瞭望塔似的操作间,氨基酸液就是在这里加工成粉末的。地上这些管道就是输送氨基酸液的,沿着这些输送管道的方向,绕过一幢小楼,记者终于找到了氨基酸液的生产车间。

  【同期】

  工人:这个就是一母液(氨基酸液)。

  记者:这是什么加工来的?

  工人:毛发。

  他告诉记者,毛发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简单的酸解后就能提取氨基酸,厂里多年来生产的氨基酸液其实都是用毛发来加工的,每天消耗的毛发都在10吨左右。

  按照工人的指点,记者在厂区的最西头,找到了原料库。一辆运送毛发的大卡车正在门口卸货。

  【同期】

  记者:什么地方收过来的?

  工人:全国各地都有。

  记者:天天都要卸货?

  人:天天都卸。

  原料库里毛发堆成了小山,整袋整袋的毛发被倒在台子上进行分拣,里面夹杂着污渍斑斑的废弃物。

  【同期】

  记者:这个有毒吧?

  工人:这个有细菌,毒倒是没毒。

  经过简单分拣,这些污秽不堪的毛发不再作任何处理,就直接被送到机器里打松,然后打成包拉去投料。

  随后,记者又跟随拉毛发的板车来到了生产氨基氮液的投料车间,一名工人正大把大把地把送过来的毛发塞进反应釜里。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那种用特殊原料配制的酿造酱油终于真相大白:新生源公司“发明”的这种能够直接用来配制酿造酱油的特殊的氨基酸液,竟然是用毛发加工而成的。从各地收来的毛发经过酸解加工成氨基酸液,一部分氨基酸液直接卖给附近的酱油厂配制成所谓的酿造酱油,为了运输方便,新生源公司还把另一部分氨基酸液干燥成氨基酸粉,卖到距离较远的酱油厂,酱油厂再将氨基酸粉用水还原成氨基酸液后配制酱油。

  据了解,毛发中含有砷、铅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肝、肾、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有毒副作用,可以致癌。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有害致癌物质。因此,国家明令禁止用毛发等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氨基酸液配制酱油。

  在厂长办公室里,为了证明氨基酸产品的神奇功效,厂长还拿出两袋用毛发加工的氨基酸粉样品,给我们进行了现场演示。

  一杯清水,倒进这种粉一搅拌,很快就有了颜色。粉加得越多,水就越来越像酱油的颜色。

  【同期】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公司副厂长:做酱油的时候,酱油有一个标准,氨基酸态氮啦,这个含氮多少,掺多少,可以算出来。

  记者:酱油的标准是固定的吧?

  副厂长:是有标准,用这个配啦。这个颜色不是可以吗。

  据他介绍,这种粉按1比3的比例兑水溶解后,就还原成了氨基酸液。用它来配制酱油,除了能迅速扩大产量外,与酿造酱油相比较,用氨基酸液配制酱油至少可以降低一半以上的成本,因此,一些做酱油的企业和“新生源”建立了长期固定的业务关系。

  【同期】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公司销售部经理:所有的客户都要备档。不是今天来买一点,过两天就不来了,一般都是长期订货,都是不停地生产,我们不是今天做一天,明天就不做了,大家都是长期合作的关系。



下一页>>
第1页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