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网友原创] 振兴东北岌待解决软环境问题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25日 14:33)


  媒体近期报道了黑龙江省发生的两件事,一是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十三版发表了题为《黑龙江:奶农向外地企业出售鲜奶被拘——外卖鲜奶犯了啥罪》的文章,报道了黑龙江省双城市一些奶农由于没有将牛奶卖给市政府指定的“雀巢”收奶点,而被双城市人民法院强行拘留,所有被拘留的奶农在被带走时均未收到任何相关法律手续。而后奶弄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也不予受理。其后记者从市委宣传部提供的有关材料中看到,双城市委、市政府把拘捕这9名奶农看做是“整顿鲜奶收购秩序、依法打击非法收购鲜奶犯罪行为的举措”。其理由是,雀巢公司1990年与双城市签订协议,该企业拿出3000万元买断该市奶源基地,双城地区所产鲜奶,要全部销售给该企业,不允许外来企业到本区收购。二是2月17日《中国青年报》以《7处电话采访找不到一个“管事的”》为题,报道了记者欲通过电话与有关部门联系采访哈尔滨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情况,但费尽周折也没有达到目的。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从上述两件事情可以看出,东北一些政府有关部门不仅办事拖沓,而且动辄用行政手段去保护个别所谓的利税大户,忽视另一部门人利益的“传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也同时说明,一些地方投资软环境还存在很大问题。其实,没有一个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是不能吸引大量投资的,没有外部投资,振兴东北也就无从谈起。而营造软环境,最根本的举措就是政府观念和行为的转型,从法制上保护各方的利益。

  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给了不少优惠政策,东北各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很多优惠措施,所有出台的政策、措施的目的无非是招商引资,加快当地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一个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优惠政策简单等同于好的投资环境,有些地区为了争夺投资项目,甚至不惜重金和血本,制定了许多“特殊政策”,大搞“优惠大战”。而实际上投资环境建设,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地域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修几条路”、“减免一点税收”或简单照搬、照套其他地区已有的模式就可以完成的。利益驱动资本的走向,作为资本掌握者的企业家们,不可能对东北振兴这样的国家大计所带来的商机视而不见,但是一般人已习惯认为,东北是政府的主场,不是市场的主场。政府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意识和传统,这一切足以让众多的企业家望而却步。而改变人们这种习惯想法的惟一途径就是完善投资软环境的建设。

  人们对投资环境的认识,往往就是来自于一些具体事件的感受,。一位办事员的拖沓,会让投资者怀疑这个地方的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当出现利益冲突时,有关部门不利用法律而利用权力偏袒一方时,就会让投资者感到缺少保障,即使一位投资者在某一争议事件中受到了有关部门的照顾,他也会因无法确定如果下一次再有纠纷,受偏袒者能否还会是自己。因此,与其不惜血本地去“饥渴”招商,还不如好好想想,自己是否具备招商引资的条件,尤其是在软环境方面;从细微之处研究一个本地方的竞争实力,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我们的政府不应该是一支闲不住的手,其实政府这只手只要调节好,管住,比什么优惠政策都重要。东北地方政府不能总停留在管理型政府的传统中,忙碌地参与着各种经济活动,却无暇关注本地区市场软环境的培育与建设。在目前竞相招商引资的格局下,地方政府应该及早走出竞相攀比政策优惠的“死胡同”,而应精力集中为各种投资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效率、透明的环境,这才是一方政府为振兴当地经济所要做的头等大事。(李坚)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 进入网评天下论坛 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刘英来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