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西藏:人大代表惦记八角街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2日 19:13 来源:
    专题:2006直通地方两会
    进入[新闻社区]>>

  CCTV.com消息(新闻社区):

  主持人1:我没去过西藏,可我知道,到了拉萨必去大昭寺,到了大昭寺必逛八角街。(去过更好说了)

  主持人2:的确,八角街是个老城区,要感受拉萨独有的魅力就一定得在那儿走走。

  主持人1:不过随着去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由于不少藏式居民大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年久失修,老城区的保护就变得越来越迫切。去年,西藏就有11位人大代表联名,呼吁要尽快用立法的方式来保护好这个世界文化瑰宝。

  主持人2:是啊,一年过去了,那里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记者现场:“我现在是在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拉萨大昭寺,站在这里呢,我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藏民族的气息。在2000年的时候,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以大昭寺为中心这周围1.3平方公里的区域呢,就是拉萨保存最完整的老城区。在这片老城区当中,有历史悠久的八角街,有风格独特的藏式大院,为了更好地保存这片珍贵的老城区,在去年西藏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扎西顿珠就和10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制定<西藏自治区拉萨古城保护条例>的议案》。”(以上中间插八角街相关画面)

  拉萨老城区 保护得抓紧

  西藏人大代表 扎西顿珠:

  “这个是大昭寺广场,两边都是我们藏民族建筑的风格,比如这块,这个窗子,建筑的结构,都可以看出来。这个非常独特,在世界上是唯独的这么一个风格。”

  西藏人大代表 扎西顿珠(边走边指着说):“这是大昭寺了,这个就不是了,这个大院是居民区了,是居民大院。”

  扎西:它历史很久,都是土木结构,很多大院很多房子都住着我们市民,成了危房以后必须改造,但是改造过程中必须保持这种藏民族建筑风格。

  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 白珍:

  “最关注的是老城区里的危房改造,就是住房很危房的,再说家里面、院子里面都没有上下水,也没有光线,都达不到群众住房的(要求)。”

  记者:现在老城区区域内住了大概有多少位居民?

  扎西:两万三千多,将近三万人吧。

  记者:这么多居民在这里居住,您觉得会对咱们古城的保护有影响吗?

  扎西:有一定影响,所以说我们积极地向上一级政府党委反映,反映以后我们把一些古老的建筑文化大院,能够尽量把居民搬迁出去,把它保护好。

  “修旧如旧 政府已经着手了”

  扎西:这个大院历史也非常悠久,这就是维修过的,可以看出来,维修以后,它整个外形都没变。全是木质的。

  记者:那这些木头是重新安放的木头呢还是原来的木头?

  扎西:原来木头年久失修,它有些就腐烂了,随着时间,这些都是重新安装的,安装以后还是按原来的模型不变。缺了这个建筑风格,没有独特的风格,那拉萨就变了。

  “保护拉萨老城区 各级政府舍得花钱”

  西藏人大代表 扎西顿珠:

  “这整个1.3平方公里里面啊,道路、给排水、线路,整个都,我们2002年开始进行全面的维修,现在这个石板路啊,都是后来维修的,原来都是土路,修这个呢,我们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拉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投资了巨大的资金,变成了这么一个美好的道路。现在给排水、电网,这都没问题,电网全部入地了,原来像蜘蛛网似的。”

  记者:您在这里居住了多长时间了?

  拉萨八角街居民:30多年了。

  记者:那现在这个大院跟你以前居住的时候是改变了没了你觉得?

  拉萨八角街居民:改变了,原来这里面都是土,满满地,现在土没有了,石头地了,其它没有什么变化。

  保护拉萨老城区 得走立法的路

  扎西:过去的拉萨老城区,就是围在大昭寺周边的1.3平方公里。

  记者:现在呢?

  扎西:现在呢,发展成为54平方公里。所以说,这块老城区的保护我觉得是非常必要,以法律形式保护,不至于行政行为人为地把它破坏了,那我们就对不起历史了。

  去年,扎西顿珠等11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制定<西藏自治区拉萨古城保护条例>的议案》,西藏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审议结果认为:理由充足,十分必要,并将其列入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抓紧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 旦增朗杰:“这个条例呢,不仅仅局限于拉萨市,还可以扩展到整个西藏,包括江孜历史文化名城,日喀则历史文化名城,可以纳入其中。”

责编:陈卓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