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传媒链接 > 正文

【解放日报】伊拉克“邻居们”如何面对战争

央视国际 (2003年02月28日 13:29)

  解放日报消息:旷日持久的伊拉克危机吸引着国际社会关注的目光,更拨动着伊拉克周边各国的心弦。中东地区的局势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一旦对伊拉克开战,战争的冲击和影响将首先降临到这些国家头上。在伊拉克问题上,这些国家共同面临着两难困境,在战与和的夹缝之中求生存,同时它们的回旋余地却又非常有限。一方面,美国自海湾战争之后,确立了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对于中东国家来说,不管是温和国家还是所谓的激进国家,在处理对外事务的时候,美国的影响和压力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因素。另一方面,中东国家在反对战争、争取和平方面有共同的利益。中东国家面临着相似的国内问题,如经济发展没有起色,政局是否稳定取决于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等。一场战争可能会激化这些国家原有的国内矛盾。此外,伊拉克的周边国家都是伊斯兰国家,出于文化和民族宗教情感等方面的考虑,政府和民众基本上对伊拉克的处境表示同情。因此,在对待未来战争的态度上,这些国家的立场往往取决于上述这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土耳其——利益第一

  在中东地区,土耳其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土耳其的角色介于局外人和完全的当事人之间,它与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在对待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上,土耳其自成一类。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土耳其国内大部分人都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从经济上说,上一次海湾战争对土耳其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因此,土耳其担心,一旦伊拉克战争打响,会使本就处于严重危机中的经济雪上加霜。从地缘战略上来说,土耳其东南部的库尔德问题一直是历届政府的一块心病。一旦库尔德人脱离伊拉克,实现独立,会对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从国际环境来说,土耳其也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份子,不可能不考虑宗教感情上的联系。

  尽管有上述的利益权衡,大多数土耳其人还是心知肚明,土耳其在许多方面要依赖美国: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援助,以避免重蹈阿根廷的覆辙;包括美国对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支持;包括美国向它提供高科技的军事装备等。土耳其是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其地缘优势是它与美国讨价还价的主要资本。有一些阿拉伯舆论尖刻地指出,目前土耳其在是否允许美国在其东南部驻军的问题上左顾右盼,主要反映了一种利益上的权衡考虑,土耳其的行为完全受到了美元的驱动。分析家们指出,土耳其的政策是一种跟风政策,也就是在紧随反战大流的同时,静观美国的态度发展,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地区大国——双重角色

  在中东温和派国家中,埃及和沙特作为阿拉伯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大国,是主要代表。在中东的政治游戏中,两国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它们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传统盟友。其国家利益与美国的利益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或是在经济上或是在安全上依赖美国的援助。另一方面,埃及和沙特内部的反对派势力很强,各种伊斯兰主义的思潮此起彼伏,主导着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舆论导向和话语系统,民间对政府的外交决策有着比较大的制约作用。

  出于国内政局稳定的考虑,埃、沙在处理民众的反战情绪时显得格外谨慎。这在前不久的全球反战大游行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与西方国家数百万人参加游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埃及首都开罗,在3000 余警察的监视下,只有600 多人参加游行。阿拉伯舆论不无伤感地责问,阿拉伯人究竟到哪里去了?实际上似乎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暗流涌动的巨大潜力。埃及和沙特政府也清醒地意识到,一旦战争打响,这种民间的情绪很可能会剧烈反弹、爆发。此外,埃及和沙特对美国的战后安排心存疑虑。美国宣称要在伊拉克推行民主化,这引起它们的警觉,担心美国醉翁之意不在酒。

  与伊拉克西部接壤的约旦对待战争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与埃及和沙特相仿。除了担心国内民众的情绪之外,约旦还有许多安全和经济利益上的考虑,包括对伊拉克的能源依赖,战后的难民潮等。约旦还有更深一层的担忧:一旦战争爆发,巴以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升级,并直接威胁到巴勒斯坦人占多数的约旦国内安全的稳定。

  受孤立国——艰难度日

  伊朗和叙利亚是中东边缘类国家的代表,它们长期受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孤立和包围。一旦伊拉克被美国打垮,地区的平衡将更进一步朝着不利于它们的方向发展,它们在战后将承受来自于美国的更大威胁和压力。

  伊朗在解决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就是尽可能联合地区内其他国家,实行地区缓和政策,避免战争的爆发。这实际上与伊朗近几年来的对外政策一脉相承。伊朗一直在努力改善与欧洲国家以及与海湾其他国家的关系,以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行国内建设。目前伊朗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关头,由于改革的步伐缓慢,人民大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在上升,舆论已经啧有烦言。伊拉克一旦战败,伊朗将被迫把注意力和重心转移到对付外部的威胁上。很可能出现的一个结果是,强硬派会乘势而上,重新获得主导权。

  最近,伊朗的外交显得相当活跃。在伊朗外长哈拉齐的邀请下,伊拉克外长对伊朗进行了访问。随后,哈拉齐还对阿曼进行了闪电式的访问。在日前的一次谈话中,哈拉齐呼吁海湾国家采取集体安全措施来保护本地区的安全。他指出,海湾地区的安全一直是伊朗外交的第一要务,伊朗的缓和政策和建立信任措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后果。

  叙利亚目前是联合国安理会10个非常任理事国之一,它也在积极利用它的这一有利条件,为化解伊拉克危机作不懈的努力。在参加完安理会会议和阿盟外长会议后,叙利亚外长沙雷马上与欧洲和周边一些国家的外长进行了电话磋商,并相互通报了情况。

  几个小国——明哲保身

  科威特、卡塔尔和巴林可以归入相邻小国的行列中。美军部队大部分部署在这三个国家,这也将是未来美军对伊拉克发动攻击的主要基地。这些国家小国寡民,能力有限。对它们来说,保证生存和国家独立是压倒一切的利益,它们只能对美国的军事行动采取默认的支持态度。

  在刚刚结束的阿拉伯联盟外长会议闭幕前夕发生的一段插曲充分反映了它们的立场和处境。

  当时在阿盟轮值主席国黎巴嫩的倡导下,会议通过了一项最后声明,敦促阿盟的22个成员不要提供任何会威胁到伊拉克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协助和设施。尽管这项声明并没有强制约束力,尽管这项声明甚至没有提到美国的名字,但是科威特仍然感到自己是所谓的阿拉伯团结的牺牲品,于是向阿盟提交了针对黎巴嫩的申诉,并召回了驻黎巴嫩大使。

  科威特的政策实际上反映了阿拉伯世界中的现实主义主张,它拒绝牺牲自身安全来追求所谓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利益。因此,作为面临战争的海湾小国来说,心情是矛盾的,既不希望海湾战争重演又担心自身利益遭侵犯。所以他们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下,选择“明哲保身”为上策。(叶青)

责编:任今航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鍏充簬CCTV | CCTV.com浠嬬粛 | 澶浜哄姏璧勬簮鍌ㄥ搴� | 鐗堟潈澹版槑 | 娉曞緥椤鹃棶锛氬渤鎴愬緥甯堜簨鍔℃墍 | 鑱旂郴鎴戜滑 | 骞垮憡鏈嶅姟 | 鍙嬫儏閾炬帴
 涓浗涓ぎ鐢佃鍙� 鐗堟潈鎵€鏈�
浜琁CP璇�060535鍙�  缃戜笂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佸彿 0102004
缃戦〉璁捐锛�涓娌冲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