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布什政府陷入反恐“迷宫”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28日 09:03)
“恐怖主义究竟是什么?”这已经变成刚刚起步的美国“恐怖主义研究”的大问号。它使人想起50年代,中国学术界人人都念的一句列宁的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有人说,是不是要看恐怖主义是否伤害平民。这岂不等于说:基地分子炸毁纽约世贸大厦是恐怖行为,破坏华盛顿五角大楼却不是,因为那不是平民目标。
布什政府最喜欢把伊拉克抗美分子都说成恐怖分子。前国防部助理部长科尔布发表异议:“如果有人用地对空导弹把美国直升机击落,我就不能称它为恐怖行动。”
美国国防部次长费斯最近在芝加哥大学说,布什发动打恐战争,目的不是要消灭恐怖主义,而是要打败恐怖主义,是到境外去打乱恐怖网络,切断各方面对恐怖分子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要改变中东政治气候
可是,耶鲁大学今年出版的新书《不自觉的美帝国》认为,指布什政府明显不知道恐怖主义是不能打败的,它不是什么敌人,而是一种策略。
书中还说,美国本身就是这种恐怖策略的高手。1979年,美国国会参议院草拟一项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法令而在中途放弃,因为发现应该列入的各项罪状都已经被美国政府所采用,这就使美国至今仍然没有反恐怖法。
去年,在英美多国同时出版的《全球情报:今日世界的秘密机构》说,基地组织的恐怖模式符合社会学家使用的一个新词汇“heterarchy”,其含义是“不靠地位而靠知识或作用所建立的权威”。
作者分析说,基地组织的反美理论与行动把一贯以“敌人的敌人就是同志”的中东某些社会成分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巨大力量,因此“恐怖是全球化的黑暗面”。
布什进入白宫以后的两大关注,一是加强美国的军事力量,二是改变克林顿那种不痛不痒领导世界的战略。他蓄意不和俄国平起平坐,把中国当作潜在对手,对伊拉克恨之入骨。
九一一发生后,布什发动打恐战争,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先打基地组织和它的保护者--塔利班;再打伊拉克;然后逐个对付其他“无赖国家”。
这种战略的特点有三。第一,它一反克林顿时代对付恐怖分子的做法,改用军事手段来对付恐怖主义;第二,它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到恐怖分子手中为借口,向伊拉克进军;第三,它使美国越来越深地投入改造中东社会政治体制的使命之中。
芝加哥大学裴普(Robert Pape)教授说,是布什政权中的“改变派”(transformation school)画好了打恐路线图,其目的是想用美国的武力与财力把中东国家的政治气候彻底改变,而使繁殖反美恐怖的沼泽干涸。
反美力量涌往伊拉克
著名国际学者米尔商牟把布什改造中东的打算和美国一贯的优越感联系起来。他说,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人就以为全世界必然会被美国化。现在布什政权又以为只要把伊拉克美国化,恐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看来,要消灭卡伊达在中东地区生存的土壤,美国在思想与行动上都应该“中东化”才行。自以为天之骄子的美国统治精英,要修行到这种境地,是难上加难的。
西班牙新政府宣布从伊拉克撤军,布什在伊拉克的国际同盟被还原为“英美同盟”,而抗美的国际同盟却日益壮大、日益活跃。
熟悉中东问题的美国人都看到,阿拉伯国家都在暗地里阻挠美国改造伊拉克,中东所有反美力量都在涌往伊拉克。在这种形势下,基地组织将更加活跃起来。4月21日,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和沙地首都利雅得的恐怖大爆炸,就有基地组织的手印。
美国要继续改造伊拉克而不半途而废,兵力和财力就会越来越吃紧。布什已经把美国带进打恐迷宫,找不到出路了。(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谭中)
责编: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