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其他 > 正文

论张云泉精神及形成的渊源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05日 11:34)

    专题: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信访干部张云泉

  第一次了解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是在市委党校党总支举办的党课上,听完了他的报告,深深地被张云泉同志的事迹所感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张云泉同志就是这样一个立志一辈子做好事,一辈子艰苦奋斗的人。让人感动的是,他从事信访工作22年如一日,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一种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他面对群众困难,急人所急,帮人所需,情真意切、心系于民的高尚情操;他把难事留给自己,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人民的献身精神。他的动人事迹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感动,而且还有更深的启迪和思索。它使更多的人对他的人生价值和信念产生了共鸣。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在一生中默默奉献,这正是“张云泉精神”震撼于人们心灵的根本所在。

  何谓张云泉精神?张云泉精神就是舍小家顾大家,舍自己为他人的献身精神;大公无私,一尘不染,克己为民,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不畏艰辛,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顾全大局,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立足本职,努力工作的当代信访干部形象。他的献身精神、高尚情操、优良作风和当代信访干部形象,凝聚成了崇高的“张云泉精神”。 张云泉同志在二十多年平凡的公务员岗位上,做出了许多的不平凡的事迹,虽然所有的事迹都没有惊天动地,但处处体现了时代性和先进性。张云泉精神的产生,不是人为的喧染,也不是无根无据的拔高,而有其深厚的社会和思想基础。

  (一)艰苦环境的磨练。张云泉同志从小出生在半渔半农的家庭,从小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没有正式上过学,从一名农村的孩子成长为党的干部,用张云泉同志的话讲,“不好好做事,就对不起良心,就是忘本”,正是这种思想的影响,为张云泉走向为民解难、为国分忧的道路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家庭良好风气的潜移默化。张云泉同志的祖祖辈辈善良诚实,家庭成员中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但非常纯朴,经常要求他们要心地善良,为人诚实,关爱乡邻,做每一件事都要对得起党组织,对得起老百姓。妻子善解人意,通情达理,虽然下岗在家,心里也有怨言,但还是顾全大局,支持丈夫工作,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张云泉同志无论如何也是无法集中精力去为民解难的。这种家庭氛围,为张云泉同志舍小家为大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工作环境的感染。信访部门是“清水衙门”。信访工作号称是“机关第一难”,每天上班见到的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听到的是骂声、哭声、埋怨声。碰到的是一个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做不尽的是烦事、难事、窝囊事。但是一接触到特困的群众,看看他们的生活状况,了解了特困群众的疾苦。更加深了他为民办事的决心。用张云泉同志的话说就是,“因为面对群众的困难,我没有理由去贪图安逸;了解群众的疾苦,我怎能忍心去追求享受”。此外,泰州信访局有一批张云泉式的党员干部,他们与张云泉同志并肩作战,恪尽职守,用真情和爱心架起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因此,张云泉精神的产生不是孤立的,是以张云泉为杰出代表的一批优秀信访干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信访这个大熔炉铸造了张云泉形象和张云泉精神。

  (四)党组织的长期培养。张云泉从小就受到了党的各种教育,早在孩提时代,在危险与关键时刻,听到的都是“共产党员不能走”、“共产党员冲在前”这样的话语,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埋下了对党热爱的种子。参军以后,部队的大熔炉给予了他更多锻炼和培养的机会,入党时,指导员的谈话直到现在还铭刻在心,“共产党员要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和便利留给同志”,“万家灯火,万家温馨是我们海防战士的最大享受”。从事信访工作担任了领导干部以后,组织上对他的信任与支持等,都给了张云泉同志无私奉献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五)自我修养的不断提高。这是张云泉精神形成的内因。张云泉为什么从事信访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满腔赤诚地为民解忧为党分忧?核心因素是他长期坚持自我修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时刻刻放在心坎上,除了党的各种教育培养外,张云泉同志注意经常反省自己,告诫自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才是自己成长的土壤。他说,“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人民的希望,鞭策我要一生兢兢业业;群众的疾苦,教育我要永远甘守清贫。”他常常向妻子和儿女们讲起工作中看到老百姓困难境况时的心情,实际上也是在修炼自己。接触的困难群众越多,修炼自己灵魂的程度就越高,张云泉同志占了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他在进行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就有了良好的基础,他的思想境界就有了产生飞跃的可能,长期进行自我修养并在平凡中显出伟大的不平凡的张云泉精神也就自然产生了。

  张云泉同志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丰功伟绩,只有爱心、热心和执著的追求,甘于奉献的精神。他用赤诚的心浇铸着一种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辛劳和汗水诠释着一种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顾戛良)

责编:继松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鍏充簬CCTV | CCTV.com浠嬬粛 | 澶浜哄姏璧勬簮鍌ㄥ搴� | 鐗堟潈澹版槑 | 娉曞緥椤鹃棶锛氬渤鎴愬緥甯堜簨鍔℃墍 | 鑱旂郴鎴戜滑 | 骞垮憡鏈嶅姟 | 鍙嬫儏閾炬帴
 涓浗涓ぎ鐢佃鍙� 鐗堟潈鎵€鏈�
浜琁CP璇�060535鍙�  缃戜笂浼犳挱瑙嗗惉鑺傜洰璁稿彲璇佸彿 0102004
缃戦〉璁捐锛�涓娌冲浘